陈晓克跟他说要制造蒸汽锤时,赵师傅也没有问他又要干什么。
只是依旧开启了指导模式。
“我明白,赵师傅。”陈晓克深吸一口气,将一根粗壮的QT500-7球墨铸铁毛坯小心翼翼地吊装到镗床的工作台上,用压板仔细固定、找正。
“干这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赵师傅指点道,“先粗镗,留足余量;再精镗,刀要磨得利,进给要匀,手下的感觉最重要!最后一步,”他指着旁边一架老旧的内圆磨头,“得上这个,一点点蹭,靠的是耐心,磨出那镜面光来!”
陈晓克点点头,开始了漫长而枯燥的镗孔作业。
他摇动手轮,控制着镗杆缓缓进入毛坯,铁屑呈着暗蓝色的螺旋状不断排出。
他全神贯注,用耳朵听切削的声音,用手感受进给的阻力,不断微调,确保尺寸和圆度。
汗水浸湿了他的工装。
接下来是活塞-锤杆的加工。
他选用42CrMo合金钢棒料,在老式车床上,用锋利的硬质合金刀,一遍遍精细车削。
赵师傅在一旁眯着眼看:“尺寸到了不算完,得磨!磨床上去,把最后那几丝磨出来,表面粗糙度才能达标!”
陈晓克点点头。
最精巧的活是加工配气阀的阀芯和阀体,这需要极高的配合精度。
陈晓克在赵师傅的指导下,用精密小车床和手工研磨相结合的方法。
他先车出大致形状,然后用在机油中调和的金刚石研磨膏,将阀芯与阀体配对,进行手工对研。
这是一个极其考验耐心和手感的过程,直到阀芯能在阀体内顺滑移动且无明显间隙为止。
“这手艺,现在没几个年轻人会了,也静不下这个心。”赵师傅看着陈晓克一丝不苟地研磨,满意地点点头,“但这才是真功夫!比那按按钮的机器,出来的活儿有灵性!”
那些高性能的聚氨酯密封件,陈晓克无法手工制作,但他找到了符合时代“伪装”要求的替代品——他采购了耐磨丁腈橡胶材质的V形和O形密封圈,这种材料在1950年代也已出现,只是性能远不如现代产品。
可是这足以蒙混过关。
最后,他用手工板牙和丝锥加工出那一套高强度螺栓,并对它们进行了火焰加热淬火的热处理,以达到12。9级的强度要求。
所有零件加工完成后,陈晓克用油石精心打磨掉毛刺,涂抹上防锈脂,用油纸和木箱仔细封装。
赵师傅看着这些即将发走的零件,拍了拍陈晓克的肩膀:“小子,手艺练得不错了!这些家伙事儿,是给哪个老厂子的救命宝贝去吧?干的是积德的事!”
陈晓克没有回答,就只是笑了笑,任凭赵师傅去猜测。
看着这些凝聚了传统加工技艺和现代材料知识的“火种”,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期待。
……
蒸汽锤完成,并不是终点。
在赵师傅的指导下,陈晓克如同一个勤奋的学徒,将“前进厂”急需的下一批“工业火种”逐一加工出来。
车间里,老机床的轰鸣声仿佛是与另一个时空的共鸣。
下一个就是台钻。
水泵机组是“零件集合体”,需要大量螺栓、销轴进行连接和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