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陈晓克变得异常忙碌,如同一个在两条时间线之间穿梭的幽灵。
他的核心任务,就是将那批精心挑选的“老古董”机床,安全地搬运到1950年的时空。
他尽量选择在一大早上时行动,他住的地方比较偏,早上几乎没有人来这边。
每次穿越,他都骑着三轮摩托车,小心翼翼地装载上一台机床。
大一点的C620-1车床,被分解成床头箱、床身、尾座等几个大件,分几次运输。
X62W铣床和B665牛头刨床也同样化整为零。
沉重的铸铁部件让摩托车减震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每一次穿越,他都提心吊胆,生怕机器在半路散架或陷入泥泞。
好在这一阵江西降雨比较少,道路上还算干燥平坦。
他通常选择在天亮时刻将设备运到厂门口,然后叫醒看门的魏老倌和负责管理的罗文昌,三人合力用滚木和撬杠,一点点地将这些沉重的铁疙瘩挪进厂房指定的位置。
上班后,刘金生师傅看到这些虽然陈旧但保养良好、型号陌生的“进口货”机床时,眼睛都直了,抚摸着冰冷的铸铁床身和精密的丝杠,连连感叹:“好东西,真是好东西!比我们以前厂里那些老掉牙的强太多了!”
设备搬运的过程持续了好几天。
在此期间,陈晓克也抽时间进了一批银锭,他把银锭熔铸了一下,去掉现代的标记,用帆布袋装着,再次来到了NC市人民银行。
这次依旧是孙经理接待了他。
看到又是陈晓克,而且这次直接拿出了银锭,孙经理虽然惊讶,但鉴于上次合作愉快,且银锭成色经过检验依旧极佳,他也就没有过多追问来源——乱世初定,民间有些“黄白之物”并不稀奇。
按照官方牌价,这批银锭再次为陈晓克换回了超过两百万元的第一版人民币。
这次陈晓克特意提出要求,希望尽量兑换一些品相较好、票面较新的钞票,孙经理也尽量满足了。
带着这笔巨款回到现代,陈晓克再次找到了朋友李雪。
他从之前兑换的纸币中,又精心挑选出一些版别较为稀有、品相相对完好的券种。
上次陈晓克给他发的红包,李雪最后还是收下了,他前几年正是房价最高的时候买了一套房子,现在每个月还有5-6000元的月供。
陈晓克这也算是在帮他。
“雪哥,还得麻烦你。我又整理出一些,你看看蔡叔还收不收?”陈晓克将一个小纸盒递给李雪。
李雪打开一看,里面整齐地放着几张“伍仟圆渭河桥”、“壹万圆骆驼队”以及一些其他次级珍品。
他经过上次事情,也知道这些东西似乎挺受欢迎。“行啊,晓克,你这家底可以啊!我帮你出售。”
主要是陈晓克不愿意再整日跟蔡老板砍来砍去的,枯燥乏味。
“谢谢啦!”
“谢什么,你这次打算卖多少?”
“按照上次行情,我估算大概55万吧!如果多了都算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