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印度富婆来中国 > 第十七章 热闹的婚礼突如其来的警察(第1页)

第十七章 热闹的婚礼突如其来的警察(第1页)

七天的时间,像指尖的沙一样匆匆流过。

婚礼前一天,马尔霍特拉派来的三辆牛车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巴塞尔镇。

第一辆车上,麻布口袋装着十万卢比现金,旁边还放着一张五万卢比的银行本票,用红色绸布裹得整齐。

第二辆车上,叠着厚厚的文件,有两百亩水田的地契、小型纺织工坊的所有权凭证,还有镇上香料铺的转让契约。

第三辆车上,是给阿努什卡的嫁妆:一箱银首饰、几大箱质地优良的棉布和丝绸,还有崭新的铜制厨具和成套的瓷器。

潘迪特站在院子里,看着管家清点嫁妆,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之前因为老丈人不愿来参加婚礼的沮丧,早就被这丰厚的嫁妆冲得一干二净。

他拍着拉维的肩膀,语气里满是欣慰:“好小子,这一波,咱们夏尔马家算是彻底翻身了!”

拉维笑了笑,目光扫过那些堆积如山的嫁妆,心里却很平静。

这些不过是他计划的第一步,等婚后利用马尔霍特拉的资源和自己的先知先觉,在1991年印度经济自由化的浪潮里捞上一笔,才算真正崛起。

婚礼当天,巴塞尔镇比往日更早地苏醒了过来。

毗湿奴神庙内外人头攒动,洋溢着一种忙碌而喜庆的气氛。

之前受过恩惠的难民和镇上的居民们自发前来帮忙,男人们帮着加固彩棚、摆放桌椅,女人们则在厨房区域忙碌,准备着招待宾客的简单食物。

虽然简陋,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真诚的笑容,真心为拉维少爷的大日子出力。

拉维穿着崭新的白色托蒂,托蒂边缘绣着细密的梵文纹路,手腕上戴着家族传下来的铜镯子。

潘迪特亲自为他系上“圣线”——这是婆罗门男子结婚前的重要仪式,象征着“传承与责任”。

“记住,到了马尔霍特拉家,要保持婆罗门的体面。”潘迪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郑重。

拉维点点头,带着几个亲友,坐上了马尔霍特拉派来的黑色奥斯汀轿车。

按照印度习俗,新郎要去新娘家“接亲”。

轿车一路颠簸,来到阿杰梅尔县的马尔霍特拉公馆时,气派的铁门外已经围满了前来观礼和“闹亲”的亲友。

拉维下车的那一刻,原本喧闹的人群有了片刻的安静。

阿努什卡的大哥希瓦姆和二哥皮哈尔作为代表迎上前。

他们看着眼前这位身穿洁白祭袍、面容英俊、气度沉静的年轻婆罗门,心中那点因妹妹“高攀”而产生的微妙不甘,瞬间被一种难以置信的荣耀感所取代。

希瓦姆心想:‘天啊,这就是我的妹夫,一位真正的婆罗门祭司!’

皮哈尔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孟买大学大学生,此刻也不禁有些感慨:‘我这妹夫光论长相,真的很有神性。’

围观的亲友中,吠舍和首陀罗女孩们更是红着脸,用羡慕得发直的目光偷瞄拉维,彼此咬着耳朵嘀咕:“你看拉维少爷的气质,比宝莱坞电影里的男主还俊!”“阿努什卡以后就是祭司夫人了,能天天伺候少爷,真是神赐的福气!”“要是我也能嫁婆罗门就好了,哪怕只是做个侍女呢……”

即使是马尔霍特拉家那些较为富有的亲戚,此刻也收起了平日里的倨傲,脸上带着恭敬和讨好的笑容。

能如此近距离接触一位即将举行盛大婚礼的婆罗门少爷,对他们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值得炫耀的谈资。

很快,阿努什卡穿着红色的婚服纱丽,纱丽上缀满了金线和珍珠,头上盖着红色的“盖头”,由母亲和两个嫂子搀扶着,站在门口。

按照习俗,新郎要先“突破”新娘亲友的“阻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