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益州只出弱旅偏师,何以策应关云长北取宛、洛?”
“别说宛洛了,怕是连叔父隆中故居都摸不到吧?”
好家伙,为了赢连自己亲叔叔都要怼是吧。
麋威不禁长长一叹。
诸葛恪挑眉:“何故叹息?”
麋威:“你屡屡出言不逊,那我也懒得再讲礼数。”
“我始终认为,你,包括你主孙将军。”
“虽有雄略,却总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精诚合作的可贵。”
“你说因为汉中空乏,益州无法东下策应关将军北伐。”
“可为什么非要益州来策应关将军呢?”
“就不能关将军反过来主动策应益州稳固汉中,攻取关中吗?”
微微一顿,又道:
“只要关将军再次提兵北进,都不必占城,曹军自会如去年那般倾力南下救援。”
“那时益州不管先解决内患,还是伺机入关窥伺秦川,不都可以从容处置了吗?”
“所以诸葛军师才说荆州上将‘向’宛洛,而非‘取’宛洛!”
“此乃兵法所言的‘致人而不致于人’!”
“策应之势,本该如此!”
啪!
麋威落子于关中。
又恰好在诸葛恪第二子之北。
诸葛恪目瞪口呆。
却又难以置信。
“关云……关将军甘心为益州诸公作陪衬吗?”
麋威轻笑一声,懒得再解释。
人是无法接受与自己价值观相悖的理念。
用前世的话来说,这叫三观不合。
诸葛恪到底聪明,看出其嫌弃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