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幽兰口中的“老头子”,毫无疑问是指她的公公,楚国一等公爵,镇国公冯岐。
镇国公府在小半年前,就已经敏锐察觉到了京城的风向可能有变。
因此在李云依入京的时候,果断派出李幽兰去京城门口,套近乎接人。
之后,更是通过李家贵女这条线,强调了李幽兰的存在,强调了国公府与李家的联系,在不声不响中,丝滑地接触了五姓势力。
镇国公这招高就高在,他本人,包含镇国公府在内,其实并未就站队问题发表任何观点。哪怕李家不稳,他对京城局势判断有误,后续也能无压力地丝滑切割,不影响国公府本身的地位和信誉。
而如果赌对了,又可以借李家贵女这层关系,顺势搭上贵妃党这辆快车,实现国公府利益的快速扩大。
现在,京城局势相比半年前更加明朗,镇国公府接贵女落脚的好处,开始显现出来。
李云依虽然明面上不涉朝局,但她是五姓一员,再加上和何书墨相处久了,许多事情想不知道都不行。
就拿她厉姐姐的政策来说,之前何书墨让她配合假扮冰海余党的时候,厉元淑的用力方向,明显是针对魏党手中的京城守备的。
最近何书墨发力古灵雷火,厉元淑肯定是把重心放在了枢密院的头上。
但其实,李云依心里清楚,魏党和京城守备的事情可以拖一时,但不能拖一辈子。她的那位算无遗策的厉姐姐,绝对会着手解决。
所以,基于这条判断,镇国公冯岐派李幽兰来探她口风的行为,便不难理解了。
因为贵妃娘娘一旦去动京城守备,贵妃党一方,势必需要许多外部将官,甚至是外部军队,来对京城守备进行换血。
镇国公恰恰是军事勋贵。府中弟子不乏军中人才,在军中也有一定威望。倘若此时与贵妃娘娘搭上关系,以后京城守备换血之事,兴许能叫国公府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对于这种层次的许诺,李家贵女自然不敢乱说。
但如果直接拒绝,可能会导致镇国公方面形成误判,从而让国公府倒向魏党,给厉姐姐和书墨哥哥添麻烦。
思来想去之下,李云依谨慎回答李幽兰的问题。
“厉姐姐的心思,云依不便揣摩。”李云依道。
李幽兰连连点头,道:“理解理解。我等身为人臣,不可揣测圣意。”
随后,李云依又叫李幽兰吃下一颗定心丸:“姑姑放心,前途莫测,但毕竟血浓于水。侄女若有好事,岂会不念着姑姑?”
“哎呀,”李幽兰瞬间喜笑颜开,道:“多谢好侄女了。”
应付好套近乎的堂姑,李云依终于得以坐上前往新宅的马车。
宽大舒适的马车中,依宝不由得怀念起和书墨哥哥相处的时候。
在何书墨面前,她无论身体还是心态,都处于十分舒适放松的状态,全然不用像刚才似的措辞严谨,步步惊心。
不多时,贵女的马车缓缓停在新宅门前。
这宅子位于外城,设施完善,面积不小。是李云依思量再三,征求了何书墨的意见之后,才定下来的。
京城内城,多半达官显贵,勋爵贵族。
李家自然足以与他们相提并论,但是目前的李家在京城官场并无根基,除了枢密院的李丙祥,没有本族族人在朝中任职。
这种情况下,不如低调一些,效仿魏淳和许多魏党清流,在城外立足。而且李家也不需要京城一座宅院来彰显地位。综合考量之下,最终选定此处位置。
李云依刚下马车,宅中一直候着的银釉,便快步走上前来。
“小姐,有消息了。这是枢密院七部之一,武选部知事葛文骏的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