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鸡崽!好可爱!”
赵明笙还是第一次见到小鸡崽,它们一个个有拳头那么大小,身上披的是金黄色绒毛,发出细小的叽叽声,一把它们放在地上,它们便四散开来,自己在院子里找东西吃,为这院子里增添了一份生机。
石大娘面露喜色:“多亏了赵郎中的药,这回总算是孵出来小鸡了,不然我家那些鸡可就是白养了一年多,你们若是不嫌弃就收下吧。”
赵明笙知道石家不容易,赵父本来帮忙就没有想要什么回报,她自然也不好意思收。
“石大娘,你自己留着养就好。”
再说了她也没有养过鸡,给了她也不知道能不能养好。
“我家鸡这次能耐不小,孵出来二十几只,多了我也养不起,你就收下吧。”石大娘仿佛看透了她心中所想,又接着说道:“这鸡崽很好养的,平时就放在院子里,他们自然会去觅食,或者每天早上撒上一把小米就行。”
听石大娘说的倒是挺简单的,赵明笙渐渐被说服了。
“那就谢谢石大娘了。”
赵父最近又干了他的老本行,走街串巷的赤脚郎中,虽然挣得少了一些但是自由自在,只要能让他给人治病行医,赵父倒也乐在其中。
他一回家,就发现自家闺女蹲在院子里,神情专注的看着什么。顺着她的视线看去,七八只小鸡崽开心地在院子里撒欢。
“哟,咱们家养鸡了啊!”
他的这句话倒是将沉迷毛绒绒的赵明笙唤醒。
赵明笙惊觉,自己从石大娘走后就一直蹲在这里看着小鸡崽们傻呵呵的笑,连黄鳝都没来的及去处理。
“爹爹回来了啊。”赵明笙揉了揉有些发麻的腿,慢慢地站了起来。“我们晚上吃黄鳝,我现在就去处理。”
赵父知道闺女去抓水蛭了,没想到还摸了一盆黄鳝回来,这倒是意外之喜,他点点头正想说好,看到那一盆黄鳝突然想起了什么。
“等等!”赵父急忙喊住赵明笙。“还是我来处理黄鳝吧,我刚好需要它的血来入药。”
《本草经》中有记载黄鳝血有祛风湿,通经活络,活血解毒之效,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贝,就这样浪费倒是可惜了。
赵明笙算是发现了,在赵父眼里,万物皆可入药。她无可奈何地笑笑,还是把手中的黄鳝交给了赵父。
清洗干净的黄鳝短的切成三段,长的切成四段,再竖着切成条状。
那天从香料店里买回来的胡椒那些,赵明笙都将它们细细地磨成粉,装到了小罐子里。
在切好的黄鳝段上,均匀的撒上一层胡椒粉和黄酒,腌制片刻。黄鳝虽是大补,可如果不处理,它身上的腥味可就让人难以下咽了,所以胡椒粉和黄酒的作用便是可以除去黄鳝身上的腥味。
油热后,放入葱姜蒜爆香,然后将腌好的黄鳝段下锅,在高温的驱使下,条状的黄鳝立马微微卷曲起来,表面渐渐染上诱人的焦黄色泽,空气里也弥漫着香味。
赵明笙将炒好的黄鳝丝盛到盘子里,再淋上一大勺的热油,随着劈里啪啦的响声盘中的黄鳝丝也像是又活过来了似的,卷曲的更加厉害了。
另一部分整段的黄鳝,赵明笙则把它们直接下锅油煎,煎至金黄色后再加入姜片和水炖煮。
汤汁逐渐从清水,变成了浓郁的奶白色。汤汁咕嘟咕嘟开了之后,赵明笙将切的四四方方的豆腐加了进去,一齐大火炖煮,千豆腐万滚鱼。
赵明笙问过赵父后得知,这黄鳝也算是鱼的一种,那两个加一起可不得再炖的久一些。
崔岑赶在晚饭前回来了。一进院子,他的狗鼻子就犯了。
“晚上吃鱼汤?”
正巧,赵明笙端着盛着黄鳝炖豆腐的大盆从厨房走了出来。
看见崔二狗的谗样,忍不住笑道:“是鱼汤没错,还是你亲手抓回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