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予栖没有回答,摆摆手就要回房。
fraser在身后叫住他,追问:“所以要一起去澳洲吗?”
“不去。”沈予栖没回头,只是淡淡道,“我要回我的国家考司法考试。”
“什么?!”fraser大为震撼,要知道这两个地方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法系,他怎么也想不通沈予栖是用什么时间同时准备两种考试的。
实际上,沈予栖从本科阶段就开始准备国内的考试了,读jd时也有意选修有关成文法的课程。
“你毕业之后就要回国吗?”fraser难以置信地追问,“为了你喜欢的人?”
在他眼里,沈予栖有强大的能力和顶级的履历,如果留下来将是肉眼可见的前途光明。而回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味着从头开始。
沈予栖摇头否认,他当然不会做这样冲动和欠考虑的事。
他还没有成长为足以独当一面的存在,即便要回国,也不是现在。
fraser这才放下心来,又觉得惊悚,有这样的精力和定性的人,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ethan,答应我,你以后做什么大事的时候一定要带上我。”他无比真挚地说道。
一年后,pace&principle成立。
fraser如愿做了沈予栖的合伙人。
沈予栖毕业时,当地top5的律所纷纷抛来橄榄枝,他都拒绝了。
陆怀昭和沈维砚无条件支持孩子的任何决定。
沈维砚尤其高兴,他一直觉得沈予栖胆大心细,沉稳又有魄力,很适合经商,奈何孩子有自己的追求,不愿意当他的接班人。
如今也算是创业,勉强圆了他半个遗憾。
一个亚洲人和一个欧洲人合伙在纽约办的律所,一开始没人看好。
他们的团队的其他几位主力,没有一个是当地律界的主流面孔。
有精通亚太市场法规、金融与法律双重硕士的新加坡华裔、有主攻欧盟法与技术标准,冷静理智如机器的德国人,还有擅长合同谈判与国际仲裁,在本地老牌律所工作多年却遭受排挤的黑人女律师。
他们每个人的履历和背景都极其漂亮,然而律界不会看好一个“非白男”领导的国际团队,认为他们不过是一些象牙塔精英。
直到沈予栖带着团队打赢了一场跨国恶意并购案。
一家小型中资高科技公司被美方某大型企业“恶意并购”,牵涉到敏感技术与商业机密泄漏问题。
中资公司几乎是怀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想法找到p&p。
以卵击石,没人认为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律所会打赢这场官司。
然而他们赢了,一战成名。
自此大量做跨境生意的客户找上他们,媒体称其为“跨境交易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