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算清醒。
“您要我做什么。”
无功不受禄。
沈砚舟或许是看在宁宁的面子上,善心大发帮他一把,但没道理?这么短的时间?直接敲定。
而且他只是个一本院校出来的设计师,要说?有?多过人的地方,也没有?。
“许先生还真是谨慎。”沈砚舟曲起?食指不轻不重敲几?下桌面,沉吟片刻后?道:“想必你也知道,沈氏如今是我二叔和?弟弟在管,许先生不妨帮我盯着他们,尤其是……沈昭岐。”
许鹤青具体问:“盯他什么。”
“平时跟哪些?人接触。”沈砚舟跟着又道:“这不是强迫,许先生可以考虑清楚了再给我答复,也不急着这一时半会儿。”
第40章
老实说,要是单论?沈氏的?福利待遇,许鹤青说不心动是假的?。
沈氏几?年前,其实也和国内大部分公司一样,加班严重,深夜两?三点办公大楼都是灯火通明。
剥削、压榨等词条,隔三差五就要登一次热搜。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前仆后继,反正在哪儿干都是干,进了沈氏至少其他?待遇没话说。
毕业那年,许鹤青也曾动过心思,可惜他?那时候的?简历和海外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一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两?轮面试过后,毫无?意外被筛了。
东奔西跑几?个月,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接受应届生的?公司。
入职没多久,他?就在网上看到沈氏高层人?事变动,远在海外拓展业务的?沈家大少爷回国任集团副总。
当然这些和他?们普通人?关系不大。
他?也没当回事。
但慢慢地就从网上或者他?人?口?中听说,那个素来以加班压榨出名?的?沈氏在一步步变革。
几?年以后,基本取消加班这项恶习。
说基本,是因为这项恶习从员工转移到了高层管理头上。
特别指名?:新副总,沈砚舟。
短短两?三年,就在业内得了个拼命三郎的?称号。
用他?以前受采访时对记者说的?话,“用不着夸我,毕竟我分分钟进账百万,你要是也分分钟进账百万,相信你比我更拼命。”
话糙,理不糙。
沈氏的?形象也就此逆转。
一时间成为不少人?心目中求职第一选择。
可它的?门槛却?从没有降低,甚至拔高了一个台阶。
就算侥幸入职,还有三个月试用期等着,评判标准极为苛刻,试用不过关被辞退的?比比皆是。
许鹤青心动一瞬,回归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