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光顾的都是文人雅士,今日齐聚一堂,更是端着面子,走到摊子前便会直接给钱说明要什么。
偶有爱念诗的,会把他木板上写的诗念出来,问他知不知道作者是谁。
幸好裴乐来之前特意记过,都能答得上来。
约摸过了大半个时辰,裴乐准备的饮子就全卖光了。
事情比想象中还要顺利,裴乐十分兴奋,说要请裴伯远吃肘子。
*
另一边
单家的马车只行驶到半山腰就停下,两人下车,车夫赶着车离开。
并不是马车不能上山,而是孙夫子要求他们在半山腰凉亭等候,等到夫子后再一同上山,以免找错了地方,或者冲撞贵人。
其他私塾的夫子也都是差不多操作,因此凉亭的人不少。
等了约摸一刻钟,孙广集到达,三人一同上山。
丘山不大,但树木良多,道路曲折,若非有官府竖的木牌子,还真容易迷路。
到了雅集地点后,视野广阔起来,入目全是一排排桌椅,以及桌面上的点心瓜果。
衙役验明三人身份,又特意交代:“雅集不是胡闹的地方,还请诸位恪守规矩,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不要乱跑,免得你我难办。”
孙广集应声说知道了,领着两名学生去往规定的区域。
由于此次雅集官员、举人、秀才、白身齐聚一堂,所以官府严格划分了区域,每种身份的人上午只能在自己区域内活动交流,待到午时,才能前往相邻区域。
也就是说,像程立这种没有功名的人,上午只能和没有功名的人交流,下午则可以去向秀才请教。
若想向举人请教,那就只能等雅集结束,看举人认不认识他了。
单行去年就来过,也是同样的规矩。待孙夫子走后,他驾轻就熟地拉着程立找座位坐下。
周围渐渐坐满了,都是一样的白身学生,大家说起话来倒也热闹,没什么紧张感。
巳时,县令大人准时抵达,众人肃静下来。县令站到高处,说了一番勉励的话,程立坐得远,几乎没听见。
县令讲完话下来后,又恢复自由交流。
程立耳边聒噪起来,有人讲文章诗词,有人抱怨雅集寒酸,给举人准备新鲜水果点心,给他们就是瓜子凉茶。
“小兄弟,你怎么一直不说话,可是感到不适?”有热心肠的注意到他。
“腹中确有些不适。”程立答说。
热心肠指路道:“从这里出去,顺着那条路一直走,有临时茅厕。”
程立并非真的不适,摇头道:“多谢兄台,我还能忍受。”
临时茅厕大多肮脏不堪,热心肠理解他不想去,就没再打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