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衣女郎望着天边的日出,那个背影望着眼前的一袭红衣。
就是她们在津口海港码头看到的那回日出。
程毓秀难得露出腼腆的神情,刮她鼻头。委托她把给陆蓁新准备出来的东西转交给她,一个司南,两支袖箭,一包药材。
张姝又把秦韬做的两个千里镜放进去。
反正等一娘到了漳州,秦韬还可以再给她做。张姝想。
“我也再送你一个好玩的吧。”程毓秀打开手掌,里面是一枚小小的鸡血石印章。
程毓秀将印章扣到画卷上盖了个章,画上显出四个小篆字体:“张姝之印”。
把印章交到张姝手上。
两人对望而笑
一北一南送走陆蓁和程毓秀,张姝怅然若失。
吴倩儿心里也不好受,本来说好要请她们去她家老宅暖房的,陆蓁一心着急随父兄去宣府,没几日就走了。
“京里就我们两个了。”
谁能想到,留下来的是当初最不投脾气的两个人。
张姝冲她嫣然一笑:“就剩三娘你一个了,我和母亲去保定府过中秋!”
第80章返乡
杨敏之的母亲窦夫人给何氏亲自写了一封信,邀请她和张姝去保定府过中秋节,还请了张姝的义母暨河间县令之妻的娄夫人作陪,待两家聚到一起再商议婚期。
何氏对亲家母的妥贴周到很满意。可见娇娇未来的婆家对这门婚事以及娇娇本人非常看重,她以前的担心和顾虑终于放下来。
杨霜枝自然也要带杳杳同去保定过节。
她在心里还有些犯嘀咕,记得那时母亲写信给她,不同意与侯府结亲。怎么陡然转变了态度?
母亲不是趋炎附势之人,不可能因为这门亲事是万岁亲赐的,就对侯府突然变得热络。她百思不得其解。
不论如何总归是好事,两家结亲就应该亲热些才好。若个个都像她父亲和张侯爷那样,坐到一起大眼瞪小眼,说起话来鸡同鸭讲,谁都不舒坦。
本来离中秋节还有两个月,在何氏被贵妃接二连三召进宫后,她决定还是带娇娇早点返乡。
自从万岁下旨给侄女和首辅家的公子赐婚,张贵妃本就存了非分之想的心越发活泛起来,跟何氏说,叫承恩侯府起头上书请立猊奴为太子。
把何氏吓得魂都快丢了。
若她没从娇娇口中听说西山宫宴上的惊变和惨剧,她保不齐跟小姑子一起犯蠢。
现在女儿把利弊得失跟她一讲,她明白了,这是掉脑袋的事!可不能跟着贵妃瞎胡闹。
于是她也学自家老爷,惹不起总躲得起,准备提前走。
张贵妃在宫中等不到大嫂的准话,等来了尚宫局的刘尚宫。
刘尚宫恭敬的跟她转告吴皇后的话。吴皇后说,贵妃现在的大儿子是戟奴,就算万岁考虑立她的孩子为储,根据祖制和礼法,也得立她的大儿子,而不是小儿子。
贵妃傻了眼。她这时才明白,为何万岁要把戟奴记到她名下,合着在这里等着耍她玩呢!
虽说贵妃嚣张跋扈,还是挺听得进去道理的,吴皇后都把祖制和礼法搬出来了,她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