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些都是稀罕的建筑材料,他们也怕丢,所以一天拉两车,用完之后再拉也不迟。
“自打知道咱家每天晌午一荤一素,主食免费吃以后,来帮咱盖房子的人就多了起来。”
赵伶俐还担心村长找事儿,陶昌义安慰她。
“放心吧,我都打听着呢,这段时间雨季,隔三差五就下点雨,所以不用两班倒的灌溉。
村长也知道老百姓想攒几个钱不容易,所以会分批挑人送过来帮忙。”
在农村,起房子根本就不算事儿,人多的话,有的十天半个月就能盖好。
也就小酒这两家费点事儿,人家盖的是保暖性更强的房套房。
人手一上来,材料再到位,一个月基本上就完事儿了。
虽说村里的农忙季已经过去,但每天地里面也有很多活。
整个村的壮劳力轮换着来帮忙,也就不显着她这儿的活干得慢了。
“看老百姓挣个钱难不难,地多有什么用,累死累活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
虽然现在能吃饱饭了,可也只是能吃饱而已,还远远达不到天天吃肉的地步。”
“我做饭的时候还听村子里的老人说,他们每年冬天还出去打鱼呢!”
这个小酒知道,“冬捕大概就是他们唯一的副业来源了,那么冷的天,不容易啊!”
而且,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参与冬捕的,得挑一些经验丰富,身体素质好的。
那剩下的那些人,就只能歇着,可能整个冬天都没收入,能不着急?
小酒倒是不缺钱,所以她心里面萌生了一个想法,一个提前积累原材料的好办法。
不过现在还不是实施的时候,等房子尘埃落定之后,她再跟家里一起商量。
事关以后的挣钱大计,她得提前张罗起来,也算间接的为这个村儿的老百姓创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