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正的脸色微变,眉头紧蹙,他走上前,紧张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哀求:“让将军见笑了,博延他还小……”
他试图拉住儿子的手,眼神中透出一种不安的焦虑。
他看向姜九赞赏儿子的眼神,手微微抖动,言辞中却夹杂着无奈与焦虑,“博延,别瞎闹。”
但姚博延丝毫未曾动摇,站定在原地,毅然决然地开口:“爹,我不小了,我能决定自己的前程。”
在那一瞬间,姚文正的眉头紧锁,沉默良久,眼神中的无奈愈加浓重。
姚文正双膝一软,跪倒在姜九面前,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几乎绝望的恳求:“姜将军,求你放过我儿子,他还年轻,若上了战场,恐怕也活不了啦!”
姜九眼中闪烁着难以意会的神色,良久,才说一句,“没有保命的本事才活不了。”
姚文正薄唇微微蠕动,无言以对,对上姜九离去的背影,才稍稍舒了口气。
“走,咱去铺管子输水。”山里送来徐徐春风,姜九手一挥动,几个黄巾军跟上。
姜九带领着人的在山岭间穿行,身影在山坳和树林间来回穿梭。
五六个黄巾军在姜九的指挥下,汗水湿透了衣襟,肩上扛着沉重的竹材,敏捷地穿行在崎岖的山脉间。
他们一边翻越陡峭的山坡,一边将对半劈开的竹子抬到梯田边。
这些竹子经过精心挑选和处理,保留了天然的弯曲,形状弯折得恰到好处。
姜九站在队伍的最前端,身姿挺拔,目光锐利。
每一段竹管的铺设,都需要极为精确的角度与力度。
姜九指挥着每一位士兵将一段段竹子调整到最佳位置。
只见他迅速蹲下,双手紧握树丫,稳稳地将其插入竹管下方,找准了支撑点,用力推至最适宜的角度。
树丫在竹管下方的支撑力度至关重要,稍有偏差,竹管就可能倾斜或崩裂,影响整个灌溉系统的效果。
“再高一点,注意衔接的位置要拼接好!”姜九目不转睛地盯着竹管。
士兵们照着指示,调整竹管,配合着姜九的指挥,将每一节竹管对接得严丝合缝。
经过两三天,竹管道一节节稳稳地铺设下去,贯穿溪流和梯田的灌溉系统雏形逐渐展现出来。
在山野之间,那些错综交织的竹管像是大自然的脉络,将每一滴水流引向渴望滋润的土地。
姜九站在高处,俯视着这一切,直至整个灌溉系统在这片山野之间如脉络般逐渐铺开,最终成型。
两天后,随着几名壮汉将最后一根大梁搬到水车的中心,水车的主体终于搭建完成。
姜九微微点头,示意士兵们开始安装水车的转轮和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