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里也愁上了。但这些她再发愁也没用,晋州城现在进不来出不去。
“即便是皖州没顶住,郴州那边兵强马壮,一时半会轮不到我们这里来。”
袁博文长长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淼淼上次传过来的那几样东西在哪儿买的?”
谢云溪笑了。即便是知道了,他们能买吗?谁付钱?自掏腰包?掏得起吗?一件弓弩都要十几万了,上面还有个瞄准器。这玩意拿出来可不得吓死人。怎么解释?
“行了,别想了。快帮我看看,咱们进的这几样粮食怎么定价?”谢云溪把粮行即将开张预备摆出来的粮食目录给袁博文看。
袁博文打起了精神。夫妻俩讨论了一番,最后决定就按目前晋州的粮价来。现在的粮价较之他们进城的时候又涨了些,粟米都卖到了五十八文一升。依旧是供不应求的场面。
袁博文现在是公职人员了,得天天到军中应卯,谢云溪一介女流,虽然北地风气没有南边那么闭塞,但女人当掌柜开店的还是很少。所以,夫妻俩决定粮行的掌柜暂时让袁归来当,他们则是背后的东家。
*
袁淼已经租到了仓库,网上订的货也陆续送到了。这天晚上,她就开车把镜子带到了仓库,准备把粮食传递给父母。
袁博文和谢云溪这天晚上就在码头旁边的一栋空宅子里,他们已经把这里租了下来,预备日后就当库房使用。这里临河,南边的货多是从这里上岸,日后要是有人问起,他们也好应对。
不过这样的安排经不起推敲,但眼下时间太紧,只能先这样安排。
镜子连同后,袁淼就指着身后堆放的各种粮食对爸妈说:“我都买好了。”
数千斤的粮食看起来并不多,袁淼让人分类摆放着,一一指着父母看后,便开始传递。
通界宝镜很神奇,无论多少东西,只要镜子能照得下就能两边传递。
袁博文和谢云溪收到后,查看了一番,回头对袁淼说:“可以了。粮行后天开张,我们先看看销售情况,再告诉你后面要买哪些。”
“好。”
袁博文犹豫了一会,还是开口:“淼淼,你上次的刀剑弓在哪儿买的?能不能大量购买?”
袁淼吃了一惊,想到了户外生存用品店的规模,她觉得不太可能提供大量的货源。
“爸,你要多大的量?”
几十还是几百?也要在那边开店吗?这些东西有利润吗?
袁淼不明白。
谢云溪看着袁博文。袁博文摸了摸头,上千他肯定买不起了,上百都买不起。想到眼下新兵的规模,袁博文说:“八十……八十支长qiang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