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让系统四次升级的话……闻慈陷入沉默。
三个均分为8的作品,还得是广为人知的,那肯定得是出版的作品,喜爱度就不说了,勉强能达到8分,但是这个传播量和影响力——她怎么觉得比赚娃娃点还困难。
她冥思苦想了半天,觉得自己改开前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了。
她又不是什么大人物,能打破地域的禁锢,难道她还能画出来什么风靡全国的知名作品?就算传播量能风靡全国,想有相应的影响力,那就还得有实打实的内核啊!
没营养的东西,是没法长期存活的。
闻慈蔫巴下来,一时都分不清新功能是好还是坏了。
她叹了口气,带着挎包去上班,苏林每天来得很早,没有工作的话就画小人书,他倒是灵感源源不断,之前《白山边防》的成功出版显然给了他很大动力,他都开始画下一本了。
闻慈却坐在位子上,皱着眉头发呆。
要扩大传播、要有内涵、还不能是说教的老古板,不然孩子不喜欢看……
闻慈想着想着,觉得自己的脑袋都开始痛,她抓了抓头发,拿自己的搪瓷缸倒水,里面还剩了点昨天的残水,她随手倒进了窗台的花盆里,喂给了芦荟。
闻慈跟孙大妈讨来的芦荟,她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浇过几次水,多亏苏林每天都想着这盆芦荟,把它养得绿油油的,叶片特别鲜嫩饱满。
她站在窗台边上,一低头,看到楼底下来了个邮递员。
他手里拿着封信,走进了电影院,闻慈多看了两眼,电影院其他工作人员的信基本都是寄到家的,唯独她和苏林,她是因为家里没别人,平常大半时间都在单位,苏林则是怕信件包裹送进家的话,会被邻居们看见,再平生事端。
他画小人书的事只有爷爷奶奶知道,家那边,没露出半点风声。
没一会儿,闻慈见到邮递员出了门,骑上自行车叮铃铃的走了。
孙大妈拿着封信跑上来敲门,“小闻小闻,是你的信。”
闻慈没想到还真是自己的,她赶紧跟孙大妈道谢,孙大妈笑眯眯问:“是不是你又出小人书啦?”她煞有介事的,对闻慈别提多有信心了。
闻慈失笑,“哪有这么快,我下一本小人书还没影子呢。”
闻慈低头一看信件,猛地怔住,是钟玉兰女士给她寄的信!
她看到信封上秀丽有力的钢笔字,捧着信封的手都轻了,她甚至没敢直接上手撕开,而是回办公室拿了裁纸刀,沿着信封的封口处,小心翼翼划开封口,整整齐齐,连毛边都没留。
孙大妈好奇地不得了,但她还得上班,拎着扫帚又走了。
闻慈把里面的信纸倒出来,只有一张,拆开后,发现只有几行字,她一个字一个字往下扫,越看越激动,读到最后,一张白皙的脸都变成泡了温泉似的绯红色。
“闻慈同志:不知你电影院的工作是否繁忙,我后续有一项目,是关于华夏发展连环画的,目前需要几位助理协助,若你愿意,可回信告知我,我届时会通过上级借调你来首都。”
这是第一段,言简意赅,而第二段,则是让她八月之内给她回信。
华夏发展连环画?
闻慈一看就明白了,展览会的时候,钟玉兰就在研讨会上说要画关于新时代发展的小人书,她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而且,钟玉兰还愿意邀请自己!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相当于一流名校的教授要搞科研,项目还没开,就想到自己了啊!闻慈被一种莫大的欣喜和感动冲刷,她受宠若惊,感觉被系统那两个4分打击到的信心又回来了。
她可以!
闻慈恨不得当场答应,但她想来想去,觉得还是暂时不急。
现在才七月中旬呢,钟玉兰让她8月之内回复,证明项目肯定还有一段时间才开始,她现在就答应,要是后面魏经理不放人怎么办,经理对她挺好的,她最好提前跟她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