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高明还忧心忡忡的,怕猪肉卖不出去,惹来老臣们笑话。
现在来看,他说的那话才是最大的笑点。
还卖不出去?
第一批出栏的几百头肉猪,最后能留下一头,都算李承乾深谋远虑。
至于风行长安的那些谣言,等百姓们尝过猪肉的鲜嫩,细细品读过《三字经》的字句,自然会不攻自破。
等养猪的法子推广开,还有更多的百姓能吃上便宜猪肉,不用再顿顿野菜粗粮。
等活字印刷术普及开,还有更多的寒门子弟能读上书,不用再因书费昂贵而放弃学业。
他已经帮你把登基的路给铺平了。
李承乾啊李承乾,千万别让他失望,更别再整兵变的烂活。
李二陛下人送外号‘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实在不是人打的。
一连几日,开在街头的肉铺摊,已经成了滨河湾别具一格的风景。
“太子养的这猪肉,嚼嚼,确实好吃,怎么会有人说它吃了染病呢,嚼嚼。”
肉铺前,魁梧汉子已经成了这家肉铺的忠实顾客。
每天天不亮,便来摊前排队,顺带蹭饭,一边嚼着刚出锅的五花,满脸不解的含糊道:
“要我说,这么好吃的肉,染病也值了,不对!我接连吃了好几天,不光没染病,身体还添了把力气!”
“诶,你这憨货,懂个什么!”
站在汉子身后的教书先生,推了推头上的旧儒巾,露出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这家肉铺只开在滨河湾,每天光顾这里的,也只有咱们这些穷苦百姓。
若是消息传开,整个关中的贵人、富商和百姓都来这里疯抢,哪里还有咱们享福的余裕!”
大汉当即秒懂,突然扯着嗓子,对着身后人群高喊:
“大伙们向我看齐,我宣布个事儿!
这猪肉中看不中用,其实嚼着干柴,一点味儿都没有!要不是为了给娃换本《三字经》,我才不买呢!”
此言一出,队伍中的老顾客顿时心领神会,老婆婆立刻接话:
“是啊是啊!我家孙儿非要这书,不然我才不花这钱买这破肉!等孙儿认完字,我再也不买了!”
这些老百姓动作默契,一边嘴上说着嫌弃,一边手上动作飞快,大肆抢购存货已然不多的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