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十文,对那些常年吃不起肉的穷苦百姓,仍是难以承受之重。
所以咱们不妨将肉价再放低些,同时将猪肉和《三字经》捆绑销售。”
“捆绑销售?”
这话一出口,李承乾、秦怀道、侯杰三人都愣住了,你看我我看你,脸上全是茫然。
降价倒好说,高明干这事纯粹是为了捞捞好名声,顺带着改善民生。
可捆绑销售。。。这话从字面意思上也好理解,就是吧。。。这两样不相干的东西,他是怎么联系到一块的?
侯杰张了张嘴,语气里满是不解:“二郎你没开玩笑吧?
猪肉是填肚子的,《三字经》是教书的,这俩八竿子打不着啊!
百姓买猪肉是为了吃,总不能为了一本破书,就买自己买不起,或者不敢吃的猪肉吧?
万一他们只想要书,买了肉扔了咋办?那咱们不是赔本赚吆喝?”
李斯文都快被他气笑了,才刚问了高明养猪的目的,你转头就忘是吧!
深吸口气,很是耐心的解释道:“侯二你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
仓库里那些《三字经》,是咱们用活字印刷术大批量印制出的,成本远低于手抄本,一本成本不到一文钱。
反观长安城里的寒门学子,多如繁星。
某还清晰记得,有次进京见一卖碳老翁,想给孙儿买本读物,一连问了好几家书铺。
一本五文钱,但他攥着铜钱,犹豫了半天还是没买。”
他顿了顿,手指在桌上轻轻点了点,把计划说得更细:
“既然都是为了民生,那咱们不妨再定个规矩:猪肉五文一斤,另送一本学前读物《三字经》。
买一斤肉,既能让家里人沾沾荤腥,还能给孩子换本启蒙书,让孩子识几个字,这不是一举两得?
他们就算一开始不想吃肉,为了书也会咬牙买。
等他们尝了猪肉味道,肉质肥美,不带半点腥臊,自然成了咱们的回头客。”
“另外——”
李斯文又补充道:“咱们还可以在扉页上印上,‘汤峪农庄监制’的字样,再请孙道长写几句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