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是八十年代初突破的技术。
相较于六十年代,确实有很大的进步。
但与许晚春曾学到的技术,还是有着很大差距。
就拿后世手术入路来举例,她曾学习到的……只需3至5个钥匙孔大小的微创切口即可。
所以,严格来说,八十年代的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许晚春只有理论知识,并没有实操。
也因此,半个月下来,几次试验均以这样那样的原因失败告终。
不过许晚春并不气馁,医疗方面的突破,本就是持久战,她有的是信心……
“咚咚……”
办公室门突然被敲响,正在改良手术方案的许晚春抬头看去。
高志提醒:“许研究员,差不多可以准备手术了。”
“好的,我马上到。”
许晚春拧上钢笔,又将桌面上的资料全部锁进抽屉里,才出了办公室。
今天是第五次试验手术,充分吸取了前几次的失败,这次她很有信心……
手术室内。
实验体依旧是仰卧位,颈部也被垫高了30°。
麻醉师先使用硫喷妥钠20mgkg静脉诱导,再用□□开放吸入维持。
这时候还没有无氧监测,后续全靠麻醉师观察。
待确定麻醉成功,许晚春才上前。
剑突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下中线处已经剃好毛发。
许晚春手持手术刀,沿着剑突下2cm至脐上3cm处,逐层切开约15cm的切口。
虽然只是试验手术,但开腹后,她还是当做给真人做手术般,将腹腔探查仔细做了一遍,用于排除肝转移、腹腔淋巴结肿大……
触诊结束后,便是胃游离的关键步。
许晚春手心朝上:“长弯血管钳和组织剪。”
这厢话音刚刚落下,那厢器械护士已经将工具递了过来。
说的通俗一点,胃游离的核心目的,其实就是切除病变食管后,将胃游离并上提至颈部,作为新的“食管通道”,解决患者的进食问题……
也因此,这处算是整台手术的重中之重。
许晚春沿着胃大弯侧1cm处切断大网膜:“缝合针、4-0丝线。”
遇到血管时,必须双重打结或者缝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