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岁时来仪讲什么 > 第十四章 清明二(第4页)

第十四章 清明二(第4页)

杨瑾娘点头催促:“快去,你该先去母亲处的……快些去吧。”

贞仪想跟父亲一起,却还是留下了。

杨瑾娘笑着说:“想去便去,听一听你大父的消息。”

“我留下陪阿娘。”贞仪向来很有主见:“等阿爹回来再问……阿娘,我来给您读信吧!”

贞仪今年满八岁,数百个常用字已经认得很熟了。

见女儿乖巧体贴的模样,杨瑾娘欣慰点头:“好,让阿娘听听贞儿都学会哪些字了。”

这封信来自江西,杨瑾娘的姐姐杨婷娘的夫家在那里。

杨婷娘也不会写字,信是托人写的,有些应是杨婷娘自述,偏白话,夹杂土话。有些应是写信者简略了,偏书面官话。用词两相混杂,好在也不难读懂。

起初所言多是琐事,只说身体好些了,家中境况时好时坏,长女定下了亲事等等。

末了提及一句,去年又诞下一女,为家婆所溺。

用词平直没有述说心情,仿佛只是在提及一件很平常的事。

杨瑾娘心间发颤,怔怔然低语道:“我已然是十分好命的人了……”

说着,看向贞仪:“我的贞儿也是极好命的孩子。”

想到那个未来得及看一眼的“小女儿”,杨瑾娘牵动伤心事,又忧心家姐在娘家的处境,不觉又红了眼睛。

听得淑仪前来看望,杨瑾娘才赶忙擦去眼角的泪光,将信收起。

贞仪已有些日子没见到大姐姐了,大姐姐看起来瘦了许多。

淑仪和温以衡的亲事,拉拉扯扯近一载,最终没能成。

温家起初不曾明言拒绝,只是一拖再拖,王家也是要脸面的人家,看出了温家退却,便也不再提了。

钱与龄托家中兄长打听过,得知温以衡仍有意,只是拗不过他那强势的祖母,他的父亲身在官场也难免因王者辅被流放而心存疑虑。

淑仪听罢,没有埋怨谁,只轻轻点头,垂下眼睛说:“那就这样罢。”

女儿家的年岁最怕耽搁,淑仪的亲事还是要早做打算的,三太太为此事很焦心。

上门提亲的倒也不少,只是条件都不如人意,倒像是专看中了王家境遇不佳的关头,想捡个平日里搬张梯子也够不着的好儿媳来的。

出身小富之家的三太太是有些心气儿在的,更何况她的丈夫还在做官,她用心教养的女儿怎就至于这样草草嫁出去?

如此议亲一载余,又一年清明至,一来二去,淑仪的亲事没定下,反而落下了个挑剔的名声。

返回金陵祭祖的王锡璞,因着此事,同妻子起了几句争执,橘子去偷听墙角时,瞧见淑仪在院中的枣树下悄悄抹眼泪。

直到这一日清早,细雨霏霏中,有一对母子带着两名家仆,登了王家的门,三房的气氛才有了好转。

橘子闻讯,也赶忙去帮着相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