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世袭的伯爵!
韩章此言一出,不少文官相继点头,表示认同。
文官,要什么世袭伯爵啊?
“大相公言之有理啊!”礼部尚书王尧臣高声附和。
以惯例论之,勋爵若非奉旨领兵,不能出京。
上一代打下基业,下一代世袭爵位,就得禁锢于汴京。
须知,江昭并非武将出身,军中势力也并非根深蒂固。
一旦世袭伯爵之位,他这一代还好,妥妥的有望入阁。
可下一代就不行!
下一代得到的只有一个空头爵位,没有半分实权。
时间一长,地方上的势力消弭,区区一个没有权势的伯爵,仅仅是有些富贵而已。
要真论起权势和影响力,甚至可能都不如一县县令。
县太爷好歹还掌握几十万人生计呢!
要是子孙哪一代出个混账,走了武将路子,那更是哭都没得哭。
这可不是魏晋三国时期,文武划分不明确。
如今,文武划分俨然相当清楚,也相当敏感。
世袭爵位,未免给人一种不文不武的感觉。
相比起世袭伯爵,荫封子孙,让子孙进士不断代,为一方郡望,权势、富贵,都不缺,难道不香吗?
世袭伯爵,肯定不差。
但对于淮左江氏这样的郡望而言,连锦上添花都称不上。
“韩卿以为,该怎么封?”赵祯莞尔一笑。
“以惯例论之,封以世袭伯爵。不过,文官世袭,实在不妥,或可封以流爵。”
韩章沉吟道:“既是封流爵,就得往高了封。”
“要不,干脆封个国公吧!食邑两千户!”韩章脸不红心不跳,身形清瘦,举止自有风骨。
“国公?”
文武百官,齐齐探讨起来。
一般来说,文官走到顶峰,就会封以国公。
一如晏殊、韩章、富弼、范仲淹,都有国公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