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摄政天下免费 > 第二十四章东华门外唱名4k(第2页)

第二十四章东华门外唱名4k(第2页)

但,理论是理论,事实是事实。

事实上,江昭名扬天下,声名是年轻一代独一档的存在,这一次又是会元。

前些日子,一首《神童诗》再度扬名,脍炙人口的诗句引得文人争相传颂。

他实在是太出名!

几十位朱紫大员的目光,起码有六成都是望向他。

这搁谁都得不自在。

哪怕是皇帝让些人突兀的盯着,怕是都得心中发憷。

几百位贡士站好,编铜钟磬长吟,场内尽是肃穆之气。

经左首之位的一位老者带头,官员与贡士齐呼万岁,行三叩九拜大礼。

“平身!”

一手抵着御案,手执朱笔批示奏折的官家赵祯,起身扫视阶下贡士,举止间尽显勤政爱民,又不失浩大威严。

半响,他两鬓微白,温和点头:“诸卿皆经州县磨勘、礼部遴选至此,可谓万里挑一。朕观尔等策论,有擅治河者,有擅边备者,亦有擅谏时弊者。”

“今日殿试,朕以【春秋对义】为题。诸卿当知,昔管子佐齐桓公九合诸侯,非惟兵戈之利,更在礼义之张。今我大周承平百年,然河北水潦、西夏窥边、吏治积弊犹存,诸卿且论治国当重名器乎?重实利乎?”

言罢,赵祯坐回龙椅,执笔处理奏折。

左首之位,那位老者转身面向贡士,又宣读了一次赵祯出的殿试题,宣布殿试正式开始。

鸿胪寺官员连忙指引起来。

这崇政殿是太祖时期特意建造,为的就是这一流程,左右以几道大门分割,拉开大门就是供给考试的座位。

殿试一道,一向都是早有准备。

此刻,左右两方的座位上都标有考生的名字,笔墨纸砚一一齐全,都是上好的贡品。

江昭找到自己的座位,理正衣冠,目不斜视。

不一会儿,卷子分发下来,唯余考官淡淡的脚步声。

江昭认真的分析了一下考题。

且论治国当重名器乎?重实利乎?

名器,意思是象征权力的礼器,可引申为礼制规范、官职爵位、道德名分等制度性的东西。

实利,意思是利益,可引申为关乎国家存续的经济收益、军事力量、民生福祉,也即是物质性的东西。

这个论题,论的也就是究竟是规守制度,还是注重时政利弊。

有点改革与守旧的影子!

江昭一叹。

这种考题,倒是不难答,就是很难答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