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刘平连忙应声答道:“要让族内抗税,须得好些信件来往。甚至,就连司马大人也特意书信一封过去,许诺了不少利益。
眼下,一些罪证已经被下官带到了司衙,司马大人所书的信,再过几日就可抵达。”
江昭微微颔首:“本官不是赏罚不分的人。既然刘判官心中尚且眷恋陕西几百万黎民百姓,那此前的事情,本官就一概不计。”
“下官,拜谢大人。”刘平心头一喜,连忙下拜。
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司马光要抗税,风险实在太高,他不敢跟。
江昭走上前去,扶起来人,平和道:“如此,就静待司马副使抗税吧!”
“下官定为大人马首是瞻。”
两旬的时间过去,不出意外。
光州大族抗税!
冀州大族抗税!
同州陈氏一族抗税!
但,延州刘氏,并没有抗税。
准确的说,交得不早不迟。
七月十几就交了税,相对于绝大多数大族而言迟了几天,但相比起抗税的三州,无疑是早了不少,没有起到抗税的效果。
就在这一日,江昭召集了转运司的四十余位官员。
“下官见过江大人。”
转运使厅,江昭端居主位。
以司马光为首的三十余位官员,以及特意从州县召集而来的十三位进士,齐齐一礼。
或许是延州刘氏没有抗税,司马光眼中不时闪过一些担忧之意。
“都坐吧。”江昭平和一笑,压了压手。
话音一落,书童禾生走上前去,宣布起了赋税的收缴结果。
“光州、冀州差六成,同州差两成。”
两税法实行已经深入人心,底下的官员都知道什么时候该上缴赋税,自然会提前腾出一点时间去催收赋税。
转运司官员下去收税,往往就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清点数目而已,根本耗不了什么时间。
是以,收税结果一宣布,不少人都望向了司马光,就连司马光手底下的官员也不例外。
他们并不知晓上司抗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