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癸水院。
素衣青簪的院主褚锦云,赤足罗袜,立于池畔。
她素手一挥,细碎的饵食便落向水面。
数条宝鱼紧随其后,争相搅动池水,绽开一朵朵喧腾的金色水花。
“师父,交叉审核的名册!”
聂珊珊捧着名册上前。
她是癸水院最出色的弟子,月白劲装裹着玲珑身段,眉峰如剑,偏生眼尾带着三分柔意。
褚锦云拍了拍掌:“拿来我看看。”
她接过名册略一扫视,随后露出一丝失望:“这份名册中,已经没有吴元化那般良才了。”
“七形根骨,十七岁化劲,这般天才在云林府亦是罕见。”聂珊珊道。
顶尖的好苗子,早在首轮便已被争抢一空;剩下这些辗转流落的,不过是他人挑剩的残羹冷炙。
“是啊,七形根骨,确实少见。”
褚锦云指尖划过名册,目光落于两人之上。
其一章瑞,十九岁化劲,五形根骨,平平无奇,不过其父亲章辰沛,乃是她当年师兄。
另一人,则是陈庆。
褚锦云眉头紧锁,陷入权衡当中。
如今癸水院在几院中声势微弱,主要原因便是核心上乘武学《千叠浪剑诀》,实在难以修炼。
除了聂珊珊之外,再无一个弟子到达大成。
褚锦云也想挑选几个优秀的弟子,撑起门面。
“就这个陈庆吧。”
她终是开口,“四形根骨,出身寒微,能至化劲,而且其入门拳法到达圆满,想必除了苦练之外是有一定悟性的。”
悟性这东西看不清,道不明,只能通过其修炼武功进度揣摩。
毫无意外,陈庆的悟性在这一批弟子中属于不错。
《千叠浪剑诀》属于最难修炼的武功之一,所以褚锦云除了根骨外,最看重的便是悟性。
聂珊珊应道:“是,弟子这便去登记。”
她也觉得在这名单当中,陈庆算是优秀。
虽然根骨稍差,但十八岁到达化劲,则更凸显其不凡。
池中宝鱼搅动金光,水波潋滟,褚锦云望着这熟悉的景致,思绪不由得飘回初入五台派的年少时光。
章师兄当年对她多有提点照拂,恩情犹在耳畔,自己也曾郑重许诺,日后定当报答。
可叹章辰沛家中突遭变故,黯然归乡后便音讯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