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嘿,说的对,他也在不断成长。”
。。。
霍芬海姆对李洛也很重视。
安排了全能中场-鲁迪,与华国少年对位。
鲁迪的能力很全面。
这个时期的缺点,仅有几项:转身慢、速度慢、弹跳能力差。
但霍村教练组认为‘阵地防守’阶段:身高180的中场,可以用体魄狠狠压制住身高173的中场。
霍芬海姆的老板-霍普,研究出几个‘黑科技设备’,用于训练中提升球员的综合身体素质。
。。。
绿茵场上。
李洛太喜欢鲁迪这样的对手了。
速度比自己慢。
思考速度也比自己慢。
顶多是拉拉自己的手臂、拽拽衣角、限制自己接球后的转身。
几次局部博弈。
搞得鲁迪急得团团转、脸颊泛红:换成其他对手,自己早就将其狠狠压制住了。
霍村球迷疯狂发出嘘声,试图对狼堡中场造成干扰。
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
李洛的空间感知能力再配合一脚出球,简直是德甲中游球队里面传统拖后中场的天敌。
。。。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
李洛成为了‘阵地战阶段’触球次数最多的人。
在鲁迪‘缓慢’移动的衬托下,华国少年显得无比潇洒灵动。
连续一脚出球。
连续横向跑动。
通过空间感知模型,他所构筑出来的传球线路,如同一道道精密的钢丝,绞杀着霍村的‘大巴车’。
传球质量虽然有些不稳定。
但霍村阵型收缩,球员不敢贸然失位。
大部分资源灌注到了德布劳内身上。
导致狼堡其他球员在外围的传跑,像是在进行训练。。。
狼堡队友没有质疑李洛的传球质量,反而认为是自己在阵地战阶段的跑动不够积极,没有跟上李洛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