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而抚掌赞叹妙极,时而皱眉沉思,时而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他花了半个时辰,方将整套试卷看罢。
只见董无思怔愣半晌,伸手揭开被伏上的考生姓名一栏,才露出如梦初醒之色。
他缓缓仰在椅上,喃喃道:“苍凌阑……竟然是她。昔年青龙女……今又东山再起矣。”
阅卷夫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吱声。
董无思自顾自地说道:“我在学府执教多年,近乎完美的文试试卷,并非没有见过。文武双全的天眷之才也好,资质与勤勉兼具的龙凤也罢,总能数出那么十几个。
“传说当年大先生入学府时,斗兽策略与御兽论述一分未扣。那份答卷至今供在学府里,我拜阅多次……自以为此生再不会为任何一个考生的卷面而变色。”
“可……这篇作文。”
董无思神色复杂地落到卷面上。
这份试卷的作文写得并不长。十五页空白,只填了两页多一点,不过六七百字。在考生中间,算是写得极少的。
作文的题目甚是狂妄:
——御兽者,御天地也。
她写:
“当今世上御兽师者众多,其中大多庸碌,英杰时有。然,通晓真正御兽之道者,寥若晨星。
“其庸碌者,不过依仗战兽之多寡、强弱。若得天眷顾,得遇能力卓越之兽,便可出人头地;若时运不济,契下凡俗之兽,便做一生凡人。
此非真御兽也,遇兽也。
“其英杰者,能辨凶兽之根骨、个性,觅其与己相契者而契。而后善择战技以授,多寻宝物以养,悉心培育,使战兽日益强猛。
然此亦非真御兽也,育兽也。
“御之一字,执掌也。真御兽者,应于斗兽场上知己知彼,应对自如,助战兽克劣势而胜强敌;于野外,则更当通晓凶兽习性,借以为力……
“夫山原湖海,天上地下,无一处无兽。风动水流,春华秋实,均与万兽生息相连。
“以是知一山之兽,便知一山;知一海之兽,便知一海。
若知世间万兽,便知天地间风云星辰、阴阳四季、死生枯荣之真谛。
一朝融会于胸,御以用之,则凡人亦可执诸神之力,掌开天辟地之能。”
“是以,御兽者,御天地也。……”
“御兽者,御天地也……好一个御天地也!”
董无思手抚卷面,反复念诵。
透过纸张上潇洒的墨迹,似有一种超然的气势扑面而来。
仿佛令人看见春风绿湖水,羽虫惹花蕊。夏雨滂沱,惊走树枝下的小鼠。秋来时山外潮声击月。倏尔冬雪落,万物于霜天中封冻。
紧接着,一道人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