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儿,”许栀和转头去看柜子前擦东西的秋儿,“你来。”
秋儿不明所以,但听到许栀和呼唤,还是立刻放下了手上的抹布,走到了两人身边。
明礼先喊了一声“秋儿掌柜”,然后将自己脑海中的想法说了出来,紧接着问:“秋儿掌柜愿意吗?”
秋儿和许栀和的反应如出一辙,确认问道:“你是说应天府书院啊?”
明礼:“正是!”
“那肯定愿意啊!”
秋儿几乎没有犹豫,“应天府书院八百多书生,加上教书的先生、洒扫,将近千人的规模,这可是笔大单子。”
明礼见终于有人能明白自己苦心,立刻欢快地说:“是啊,若是和乐小灶取代了现在的书院食堂,一定有更多的书生愿意留在食堂用饭,和乐小灶能赚到银钱,书生也能省下来往需要的时辰,两相权宜,岂不美哉?”
他脑海中有一片蓝图,等书院这边赚了钱,和乐小灶就有更多的能力去研究新的菜式。
再和东家姐姐、秋儿掌柜打好关系,说不定日后能实现“点菜”这美好的愿望。
明礼光是想想,就忍不住笑出声。
秋儿完全被明礼描绘地场景打动,她跟着说:“在和乐小灶的来往食客以码头挑夫、担菜工等体力活为主,制作的菜色主要以果腹为主,油脂分量足,如果是学子,或许可以尝试稍清淡的菜色,比如一些清爽解腻的新鲜时蔬。”
明礼说:“如此甚好。等到莲蓬成熟的时候,还可以在食堂卖莲蓬。夫子不给学子到水塘边活动,我们要摘,只能私底下偷偷去,被发现还要被一顿训斥。”
许栀和打起了几分精神,她说:“夫子的训斥是对的,若是不会水,水塘充满危险,你年纪尚小,可不要轻易尝试。”
明礼说:“我才没有去呢。”
虽然他很想去,但是那些书生嫌弃他年纪小,不肯带他一道。
“这才对,”许栀和点了点头,目光在明礼和秋儿的脸上扫过,半响问:“但是关于书院的食堂,我仍有一些疑虑。”
明礼和秋儿对视一眼,从美好的畅想中回神。
秋儿说:“姑娘,请说。”
许栀和清了清嗓子说:“现在小灶中的厨娘够不够?能不能兼顾三方?你一个人可能照顾得过来?”
秋儿想说“可以”,但听完许栀和说完,又将脱口而出的回答重新咽回了肚子中。
草率了,她不可以。
许栀和望向明礼,“书院那边现在同意了吗?如果换食堂,需要多久时间,这段时日书生的饭食如何处理?”
明礼的嗓门越来越小:“还没有,但是……但是一定可以的。”
许栀和说:“所以,现在其实进度为零,你们就已经想到那么长久的以后了?”
“那姑娘,你觉得……现在怎么做呢?”
秋儿在脑海中想了想,试图想出一个方法解决此事,应天府书院有近千人,这么多的食客,她就不相信许栀和不心动。
姑娘既然提出了问题,那她就要送佛送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