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秋余支着开耳朵,听身旁的大娘绘声绘色讲文昌诞发生的事。
【妈耶,现在已经传得这么离谱了么?章行聿都编排进去了。】
袁仕昌听到宋秋余的心声,以及百姓的歪曲与谩骂,气的简直要仰倒。
衙门外乱糟糟的,刑部尚书用力拍了一下惊堂木,呵斥道:“不可喧闹!”
堂外安静下来后,刑部尚书没理严、袁两人的嘴上之争,直奔主题。
“圣上并未免去袁公官职,他仍是礼部尚书。严润和,你该知道污蔑二品大员该当何罪,你若有证据便拿出来,不必多舌。”
严润和语出惊人:“证据在宫中。”
刑部尚书与大理寺卿,以及督察史对视片刻,再开口时慎重不少:“你说的证据是何物?为何在宫中?”
宫中?
袁仕昌眼睛眯了眯。
严润和道:“辛丑科的十六封考题。”
大庸极重视科举,高祖皇帝为防舞弊特制定了“十六出题人”政策。
由皇上从官员中钦定十六人,这十六人拟定会试考题,最后交由皇帝抽选。
严润和徐缓道:“我们十六人那一个月吃睡在南书房,为防泄题,每日饭菜宫人都放在门外,再由内侍送进来。”
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
大理寺卿两朝老人,自然知道这个规矩:“那你们是怎么将题送出去的?”
【御医吧。】
“是御医。”
宋秋余与严润和的声音一同响起。
袁仕昌喉咙一紧,随后吐出一口气。
【既然里面的人出不去,那肯定会想办法让外面的人进来,还要合情合理地进来,只有御医符合所有条件。】
没错。
严润和说:“在第十一日的时候,有一位大人生了病。”
三司哪一个都不是傻子,瞬息便明白了严润和的意思,刑部侍郎问:“就算是御医能进南书房,按规矩也得等会考结束,他才能与你们十六人一块出来。”
宋秋余来了兴趣:【让我想想,如果我是袁仕昌,怎么让御医再出来?】
袁仕昌本就心虚,闻言更是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