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阳一年四季的变化不算特别明显。
除了桃叶,没人觉得热,是盛京城初夏的天气。
顾湛每日都给骆宁插花。她插花手艺好,比秋兰、秋华她们都强,简单几样花草,搭配得格外雅致。
骆宁则教她弹琴。
教了一个月,骆宁叹气说:“我不是个好师父。”
静乐公主断了一根手指,她戴一根木制的指套,一样弹琴,这能耐令人赞服。
骆宁撂担子不干了,静乐公主接手教顾湛。
教了半个月,静乐公主就说:“我也不是个好师父。”
顾湛:“……”
她清澈的圆眼睛看着骆宁和静乐公主。她们俩实在没法指责她什么,唯有自省,是自己不会教。
怎会有人完全不通音律,死记硬背的指法僵硬成这样?
而后顾湛熄了学琴的念头,骆宁和静乐公主都松了口气。
一日,骆宁自己改琴谱玩,秋兰跟骆宁说:“中秋节礼的单子,您过过目。这是外头送礼的,是大少奶奶、崔公子和知府府上的;这是里面,各处管事和咱们正院的。”
人少,节礼也很少。
骆宁放下琴谱,去看礼单。
“这么快中秋了吗?”她拿起纸细看,心中不免有些诧异。
日子好快。
“我也说呢。”秋兰道,“咱们才下船似的,再有半个月就中秋了。”
她们缩在这个小小府邸,人事简单,每个人相处都习惯了,摸清楚彼此脉络,懂得如何应对。
骆宁又有威望,没人敢在她跟前造次。人人心中都添三分敬畏,会压住自己的小性子,内心的恶念反正是不会作乱。
哪怕有些不悦,也要先想想是否会惹了骆宁不快,从而丢开了,大事化小。
没有冲突,整个宅邸气氛都好。
相处和睦,日子又很规律,无人有头疼脑热的,轻松自在的光阴转得太快了。
待回神时,小半年过去了。
“……这个礼单不错,就照这么办。”骆宁说,“秋兰,你如今能应付节庆了。”
秋兰失笑:“这么点小事,比王府的差远了。”
又道,“中秋节给秋华三日假,让她回去跟父母兄嫂过节。”
“好。咱们这边的点心、糖和果脯,你多包一些给她带着。她侄儿侄女多,小孩子瞧着她带着一大包零嘴回去,会很喜欢这个姑姑。”骆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