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粉碎敦刻尔克开始笔趣阁 > 第90章 搞坦克前的工业铺垫(第4页)

第90章 搞坦克前的工业铺垫(第4页)

他看到其中一张名片写着“卡尔。海里乌斯”,还有一张写着“威廉。罗西林”,不由眉头微微一皱,隐约觉得有点熟悉。

如前所述,鲁路修穿越前是学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的,也是一个哀爱好历史的军迷。

但这两个名字,他绝对不是历史书上看到的,反而是在专业课教材上有点印象,只是一下子不太想得起来了。

鲁路修就一边回忆,一边随口攀谈:“你们在克虏伯具体负责什么的?研究大口径火炮的么?不然为什么让你们来?”

那位罗西林工程师连忙否认:“不不不,我们只是冶金专家,这次来协助打捞,一来是看看丑国同行伯利恒的炮钢材质水平,二来也是看看敌人的军舰钢材回收价值如何。”

听几人聊起“钢材回收”,鲁路修脑中突然灵光一闪,想起来了。

这俩人是他前世在电力电气专业课教科书上看到的!

前世学电力电气时,老师讲到“非平衡负载对电网冲击的影响”时,就提到“单相电炉”这种冲击电网的反面典型。

当然了,“单相电炉”这种冶金炉,在前世早就不存在了。那是一个法兰克工程师1900年申请的专利,也正因为这项技术对电网的负面影响很大、浪费很大,所以在电炉炼钢技术出现的前20年,几乎没有发展起来。

整个一战期间,哪怕工业强如丑国,每年生产的电炉钢也才10万吨左右,这还是战争结束前产量巅峰的年份。

但是进入1920年代后,电炉炼钢终于迎来了一小波发展高潮,主要就是因为1920年、早期单相炉炼钢的发明专利20年期满了、然后有两名克虏伯的工程师,在单相炉这一“公开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相炉”这种更先进的技术。

从此,电炉炼钢才渐渐开始普及,虽

然生产成本依然是普通平炉、转炉炼钢的两三倍,但至少比单相电炉砍掉了一半多,而且还极大减少了对电网的冲击。

而专业课本上提到的“三相电炉”

发明人,好像就是威廉。罗西林和卡尔。海里乌斯,也就是眼前这俩克虏伯工程师……

想起这一点后,鲁路修立刻就意识到,一切都变得合理起来了。

难怪这俩人会自告奋勇,想要来研究丑国同行伯利恒的产品,顺便看看回收退役破船废钢。

因为电炉炼钢、哪怕有了三相炉之后,能耗和成本依然是传统炼钢法的两三倍。可电炉炼钢单单有两点好处:

一是炼出来的钢质量确实更好,能彻底除硫除磷,这是其他炼钢法比不了的。

二是普通炼钢法,用铁矿石炼还是用废钢炼,成本差异没那么大。但电炉炼钢时,如果能用到废钢来炼,就能显著降低能耗成本!

电炉在回收低杂质的废钢时,天生有优势。只是和平年代,平时没那么多优质废钢给你回收,大部分废钢都是锈蚀不堪了、化学层面成分都改变很大了。

哪有战争年代这样、除了被炸了几个洞、结构损坏,但成分依然很纯的废钢给你回收?对于电炉炼钢而言,最好的原材料,就是只有物理损坏而没有化学腐蚀渗杂的废钢。

而如今敦刻尔克附近这一片海滩,可是已经成为“铁底滩”

了!

也难怪威廉。罗西林和卡尔。海里乌斯想来这里考察一下,看看有没有机会施展所长。

双方超过20艘战列舰(都是前无畏舰)和一大堆其他船沉没在这里,光是这部分的废钢就几十万吨了,而且是刚刚新鲜击沉的优质造船钢,海滩上直接往上拖就能用了。

除了那些加了镍铬的装甲板或许不利于电炉回收,需要单独拆下来。其他均质钢、渗碳钢、高弹性模量造船钢,都是最优质的回收原材料。

原本历史上,以丑国的工业规模,1918年也才年产不到10万吨电炉钢。要是鲁路修也建立一个同样规模的小型炼钢厂,专产高端优质炮钢,这里的沉船残骸都够他电上好几年的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