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重塑外客力量的构成,培植忠于王权的新血。
以“忠君报国”为唯一圭臬,悄无声息地完成了权力核心的置换和预备。
这比单纯的武力威慑,高明太多,也稳妥太多。
夏太后脸上的凝重之色终于彻底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赞叹与释然,甚至带着一丝后生可畏的激赏。
“好!好一个‘分化、吸纳、重塑’!好一个百家大会的伏笔!”
她看着秦臻,仿佛重新认识了这个年轻的左庶长。
接着,夏太后拊掌轻叹,眼中满是欣赏:“左庶长深谋远虑,未雨绸缪至此,你不仅为政儿扫清了障碍,更为他铺就了一条稳固的亲政之路。
将这外客之患,生生化为了强秦之资。
哀家。。。再无半分疑虑。”
随即,她收敛笑容,神情变得无比郑重,看着秦臻,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既如此,便依左庶长之计,放手施为。
此乃关乎我大秦国运兴衰、关乎政儿能否真正执掌乾坤、成就伟业之根本大计。
哀家在此承诺:凡你之所谋,但凡有益于政儿顺利亲政,有益于大秦社稷,哀家必倾尽全力,全力襄助政儿提前加冕亲政。
朝堂之上、宗室之内,若有不明事理、摇摆不定乃至心怀叵测者。。。。。。”
说到这,夏太后的声音陡然转冷:“自有哀家为你与政儿斡旋。晓之以大义,慑之以宗法,必要时。。。亦可动之以雷霆。
定保政儿亲政之路,畅通无阻,神鬼莫挡。
凡有需哀家出面之处,左庶长但言无妨。”
这无疑是最高级别的承诺和支持,有了夏太后的鼎力相助,嬴政亲政之路上的又一块巨石被搬开。
“太后深明大义,心系社稷!臣,代大王,拜谢太后天恩!太后圣明!”秦臻心中一块巨石落地,他撩起袍袖,对着夏太后深深拜下。
厅堂内,烛火似乎在这一刻更加明亮了几分。
方才那沉重压抑的气氛,已被一种目标明确、上下同心的坚定所取代。
夏太后看着拜伏在地的秦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或许是感慨、或许是期许、也或许是一丝对未来的忧虑,随即便化为温和。
他微微点头,抬手虚扶道:“左庶长请起。都是为了大秦的江山永固,为了政儿能早日一展宏图。你亦辛苦了。”
她停顿了一下,看向窗外依旧滂沱的雨夜,声音带着最后的叮嘱:
“天色已晚,雨势未歇,你也早些回去歇息吧。此事。。。干系重大,需慎之又慎,步步为营。”
“喏!臣谨记太后教诲,臣告退。”秦臻恭敬行礼,缓缓退出花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