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平均年龄20岁的青年来说,
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是永别。
然在抗日战争期间,正是这群热血青年,
奋不顾身冲上天空,和日军生死相搏,
击落了超过1200架敌机,牺牲将近1000人,
在中国空军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
每击落12架敌机,就有10人牺牲。
笕桥空校第十五期的都凯牧谈到战友的牺牲时,
除了哀叹和落泪便无以言表。
“真的是不打死不算数啊,七天下去六个!
一直打到自己死为止。”
——
当时中国的飞机,全部依赖靠国际援助。
抗战初期,大部分是霍克3双翼机,
速度慢、难驾驭,数量少。
在日军的先进战机面前可谓以卵击石。
1937年8月14号,日方以一组轰炸机,
直扑笕桥,试图摧毁中国空军大本营。
侵略者们根本想不到,这群年轻人依赖的并非装备,
而是全然置生死于不顾的决心。
——
首战当天,日军被损失2架飞机。
接下来又被击落30多架,战力消减一半。
8月17时,六期学员阎海文飞机被炮弹击中,
跳伞误入日本海军阵地,敌人将其团团围住。
这个在航校史上创下打地靶满分记录的小伙子,
以随身手枪反击包围他的日军,
并高喊“中国无被俘空军!“
然后将最后一颗子弹送给自己,年仅21岁。
阎海文的壮烈赴死令日军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