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阳和这边,他就知道这种情况肯定会发生。
来禀告消息的军官一听,顿时大喜,连忙领了军令,立刻就出发。
也确实是时间太紧,因此不能等全部抄家结果出来,就只能一边抄家一边发放军饷。可以说,宣府这边,都是忙成一团。
宣府城里的各类商铺,只要上了规模的,基本上都属于八大晋商的产业。贺珍和申以孝查抄了一家又一家,到了后来,人手甚至都不够用,不得不回军营调了轮休的军卒继续查抄。
大堂上,就见王继谟震惊地站了起来,看着面前刚禀告完的一名军官问道:“什么,宣府那边在核算欠饷,什么时候的事情?”
商铺的商品种类,以布料、盐巴、粮食、铁料、药材和皮料为主,量很大,但是具体数量还是要等核实之后才能知道。
改不是,不改也不是,左右为难!
贺珍命令一句之后,便转头看向申以孝道:“申大人,今天的活太多,我们先去下一家吧?”
再退一步说,关宁一线的军队,其实都掌握在吴家手中,吴家绝对不可能把军队拉进关内消耗掉的!
那在宣府的骑军会来自哪里?一到宣府那朱之冯就要核算欠饷?
王继谟不管怎么想,都想不明白是什么事情,于是,他也不想了,当即吩咐道:“传本官命令,着宣府巡抚朱之冯立刻前来阳和议事。”
王继谟听到这话,在脑海中过了一遍,还是想不明白是哪里的骑军?
最有可能的,当然是关宁骑军!
随后,阳和这边说宣府那边有钱的消息,犹如长了翅膀一样飞了起来,很快就传开了。
崇祯皇帝听了,沉默了一会。
不得不说,这个查抄行动,动静确实有点大,也吓到了很多人,包括在巡抚衙门里面的百户以上军官,也都有点震惊了。
毕竟是商人,还是大商人,用钱方面,更多的估计是会周转,只有高周转才能赚更多的钱。而不是像普通人一样,有钱就买粮田,要么就存在地窖中。这对商人来说,简直就是浪费钱。
这么一来,有些军官就苦逼了,拿着册子不知道怎么办好?
宣府城虽然戒严,但是派出宣府城的动静不小,特别是一支骑军直奔张家口那边,动静更大。还有地方上都在盼着,不知道核算欠饷会不会有钱拿。因此,消息还是在慢慢地往外传。
各商铺的库房,同样以布料、盐巴、粮食、铁料、药材和皮料为主,还有不少硫磺、硝石。
“回总督大人,昨日傍晚时分,有一支骑军,估计有上万骑,入了宣府城,或许是和这个有关,但是目前还未有进一步的消息,不知道是哪路骑军?”
今天爆发的战事,只是预示着宁武关这里艰苦战事的开始。杀伤的这些流贼,大都只是投靠了流贼的官军。对流贼来说,压根不伤他们精锐皮毛。
这么衡量了一下之后,他便吩咐道:“传旨魏师贞,让他按计划行事,不用出关追击。”
崇祯皇帝听了,倒是一笑说道:“不知道查抄出来的货物有多少,如果货物多的话,其实比银子更实惠,省下了用银子去买货物的过程,也正好可以用来支援宁武关战事之用!”
方正化一听,顿时一拍自己的脑门,笑着回崇祯皇帝道:“还是万岁爷思虑周详,否则光有银子的话,那么短的时间内,怕是都没地方买去!”
崇祯皇帝听了,又是笑笑,然后开始梳理下一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