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跃,岗位已经定了,我们社区警务缺人,你什么意思?”
房间内,另一个人开口,应该是社区警务队的队长或者副队长。
新警入职的岗位分配,早在招考之前便经过了讨论安排,并非入职当天决定的。
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谁能考入望楼派出所,更不会知道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
朱跃笑道:“商量商量呗,你们社区多一个少一个也无所谓,六十多人呢,我只有十几个。”
对方摇头:“六十多人大部分是辅警,警力很紧张,我必须再有一个正式民警,才足够调配。”
辅警没有执法权,在开展警务活动的时候,必须有正式民警在场指挥。
也就是说,哪怕辅警有了十几二十年的经验,在警务活动中提出中肯建议,韩凌虽然是新人,拿到执法资格后依然可以一票否决。
所以,人多没用,正式民警多才有用。
其他人觉得有趣,选择旁观,反正他们不缺人。
最缺人的是刑侦组,近几年随着犯罪活动复杂性、多样性增加,案件办理的难度和工作量也在相应增加,需要专业警力。
而韩凌在警校的专业,就是侦查学,别说对方已经在警务演练中展现出了能力,哪怕表现平平,朱跃也会想办法给拉到刑侦组。
既是侦查学专业,又在警务演练中戏耍了市局刑侦支队的新人,不去刑侦组这不浪费了吗?
去社区警务队采集信息、解决困难、处理纠纷矛盾、和老头老太太谈心?可惜了。
见自己似乎有点抢手,韩凌颇为意外,刚才得知风评不怎么好的时候,他还以为没人愿意要呢。
“刘队,你是足够调配,我是压根不够用,多了韩凌也捉襟见肘,我觉得……应该按需分配。”朱跃开口,对韩凌势在必得。
被称呼刘队的男子没有任何商量的意思,说道:“岗位已经定了,你说这些没用。”
语罢,他看向所长和教导员。
教导员比所长要年轻不少,看起来也就三十多岁,戴着眼镜,不像警察,倒有点像办公室的文员。
正常情况下,三十多岁升任派出所教导员难度很高,要么非常优秀且运气好,要么上面有人,要么机关遴选。
“要不,听听韩凌自己的想法?”教导员提出人性化民主建议。
“不行,新警没有选择的权利,必须服从安排。”刘队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