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武艺高强又有什么用?
文武双全又有什么用?
皇帝偏是看重李照,偏是要立他为太子。
“齐王殿下有心事?”秦少英将刀插回架上,李崇懒得,直接将刀插入了地面,他淡淡道:“我只问你一件事,你可以答,也可以不答。”
秦少英笑了笑,他已经知道李崇要问什么了,便道:“其实殿下你心中已有了答案,又何必问我呢。”
李崇沉默片刻,道:“我听闻你从西北带回了几坛烈酒?”
秦少英面上笑容加深,“便是瞒不过你,走,去我府上喝酒!”
侍卫牵了马来,二人齐头并进。
丹州之事,如今终于众人皆知。
秦少英并非领了
东宫的指令,
而是皇帝直接下令,
他接令后便知丹州一事的前因后果,心中叹息了两声。
幼时,秦少英与两人一块儿玩耍时,还不大在意谁是太子谁是皇子这件事,等到他理解其中意义时,三人也已经生疏了,李崇与李照也变成了如今这般不咸不淡的模样。
今日李崇主动来寻,秦少英自然热情款待,命府中人摆下好酒好菜,两人酒过三巡,李崇道:“你这回要在京中待上多久?”
“不知道,”秦少英转着腰上的玉佩,无奈道:“得看皇上的意思。”
李崇道:“父皇是替秦将军拘着你,好让你别惹出什么乱子。”
秦少英笑道:“哪就那么容易惹出乱子来呢?”
李崇不言,只是喝酒。
秦少英见他这般,心下也是不由唏嘘。
皇帝待李崇实在是太狠了,全然将李崇瞒在鼓里,他去丹州杀人时,那人求饶时竟还口称自己已改过归顺齐王了,真是可悲可叹可笑。
此人固然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但是面前这位齐王殿下呢?是不是也输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输的?
秦少英是旁观者,他看得很清楚,皇帝从始至终都一直中意李照,从未给过李崇任何希望。
当年淑妃为了抢生长子,服了催产药,硬生生强催下了腹中的李崇,险些血崩而亡,然而长子之名对于李崇而言,却更像是一种讽刺。
哪怕费尽心机得了长子的名头又如何?皇帝登基不到一年,就封了李照做太子。
前年两位皇子及冠,皇帝赐了字,李照的表字是承光,李崇的表字是玉尘,其中意思分明到了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