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在群臣纷纷附和之时,李斯极为敏锐地站了出来,坚决表达反对意见:“不可!”
李斯当时心中的想法便是:同样的错误可不能犯第二次。
去年也有一场类似的廷议,议的是陛下帝号。
那时齐国归降,天下一统,整个咸阳城就如同浸润在一场辉煌圆满的梦境中。
当时也是左丞相王绾,与廷尉李斯、御史大夫冯劫等人商议过后,一起上奏:古有‘天皇、地皇、泰皇。’又以泰皇最贵重,请陛下上‘泰皇’尊号。
然而陛下却没有同意。
显然,那一次所有人都没有做到陛下心坎里。
他并不要古已有之的尊号,哪怕是其中最尊贵的也不行。
陛下直接下诏:只留了‘泰皇’的皇字,再加上古帝位号,称‘皇帝’。
李斯至今还记得陛下当时的话语:“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李斯原以为自己深明帝心……然陛下那时展露出的野望与魄力,还是让他震动,并让他反省。
“始。”
一统六国对陛下
来说,
不是终点,
而是起始!
那一回廷议后,李斯一夜未眠。
直到清晨的阳光劈开层云,照在咸阳城——照在这不只是列国之一秦国的都城,而是大秦帝国的都城时,李斯更加深刻意识到:陛下要打造一个全新的时代,他要做的与先人皆不相同,要创立一套后人万世不变之法!
必要震古烁今,青史无二。
*
于是今日的廷议,李斯果断迅捷地站在了左右丞相与百官的对立面。
分封?那是万万要不得的。
李斯立于章台宫,一对多的与诸位同僚(尤其是尊奉周礼的儒生博士们)激烈辩论,真叫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周朝分封子弟多,然而几代下去血缘远隔,就仇雠似的互相株伐,难道今日新朝还要重蹈覆辙?”
又改换三分敬畏三分庆幸和四分感佩的神色向上一礼,道:“如今四海之内皆仰赖陛下神灵圣明,起义兵诛暴贼,平定天下,自不能再设诸侯,当置郡县以保永世安宁!”
李斯慷慨激昂舌战群臣的同时,还没忘记转头把皇帝高高捧起,可谓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右丞相隗状,左丞相王绾都叹为观止:怪道李廷尉这些年极得陛下信重,只看这份会说话,字字句句为陛下着想,将陛下的英明神武时刻放在心上……就算他支持郡县制这事儿没做到陛下心坎里,也绝不会开罪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