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林松柏下班回到家,吃过晚饭,祖孙四人围着炭盆烤火。
“大哥,我听人说今年要推出一项调干生政策,”林桑榆解释,“就是根据政治背景、工作表现,从部队、机关、
国营企事业单位里选出一批干部,保送到中等专业院校或者大学深造,补足人才缺口。”
调干生比例不小,以后大学里将近五分之一的学生会是调干生,这政策类似于后来大名鼎鼎的工农兵大学生,不过调干生面向的是干部。
剥着花生的林奶奶惊喜抬头:“你哥是小组长,应该属于干部吧?”
“小组长是基层干部,符合要求,不然我提这个干嘛,”林桑榆看着林松柏,“大哥,你要不要争取下?”
林松柏:“你从哪听来的,我在厂里没到风声。”
“一个同学那,她家里有点政府背景,”林桑榆说谎从不脸红,“政策制定到落实需要一点时间,北平那边肯定比我们这消息快。这属于内幕消息,你们别往外说。”
“肯定不说,”林奶奶连连点头,“万一传开了闹大了,那不是给你同学添麻烦。人家好心好意告诉你,咱们可不能恩将仇报。”
林松柏问:“对文化没要求?”
“会参考,但是重点是政治背景和工作表现,你有初中文化,我觉得可以争取争取大学。”林桑榆举例,“像我之前跟你们提过的袁姐,学校里有不少和她一样的学生,文化基础有些薄弱,但是并不影响他们被推荐上大学。只要认真学,能跟上学习进度,袁姐上学期成绩已经是班级中上游。”
“你大哥肯定也能跟上,”林奶奶满怀期待望着林桑榆,“你说说,你大哥要怎么做才能被选上?”
林桑榆微微笑:“大哥你好好工作,过年也要坚守在岗位上,会有省报的记者去药厂采访。”
林松柏失笑:“你找好人了?”
林桑榆点头:“有个师姐分配到省报当记者,我和她说好了,请她帮个忙。”
林松柏:“难为你想的这么周到。”
“赶巧了,”林桑榆喝一口热水,“登报表扬多多少少能加分。政治背景上,大哥是有优势的,贫农出身的工人,还是军人子弟。”
她想起来,询问:“大哥,你的预备党员考察期快满一年了吧?”
林松柏想了想:“还有两个多月。”
“那尽量争取转为正式党员,又能加分。领导那边,该走动的走动,我们不走,别人肯定会走。同事搞好关系。”林桑榆摊手,“我们尽了人事,剩下的听天命吧。”
林梧桐把剥好的一小碗瓜子仁放她跟前:“奖励你的。”
林桑榆笑嘻嘻抓了一把瓜子仁塞嘴里,吃完了再道:“调干生除了单位保送这条路径,还可以在职参加高考,不限定学历,会降分录取。大哥可以做两手准备,一边争取保送,一边自己备考。”
“好的,”林松柏看着她笑,“压岁钱给你包个大的。”
林桑榆装模作样:“这多不好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