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51章
7月12日,林桑榆在宾馆等到林奶奶他们。天太热,考完试她就从寝室搬到了有电风扇的宾馆。
眼见老太太精神还好,林桑榆才放心,到底上了岁数,这么舟车劳顿,怎么可能不担心:“路上还顺利吗?”
“顺利的很。”林奶奶拉着五个月没见的小孙女,“热的吃不下饭是不是,看你瘦的。”
林桑榆摸摸脸:“也还好,瘦没的是冬天屯的膘,天冷了再屯回来。”
“你当养猪啊。”林奶奶哭笑不得。
“差不多啦。”林桑榆问,“房间开好了吗?”
林梧桐接过话茬:“开了两间,立春哥一间,奶奶一间,我就跟你睡了。”
林桑榆笑眯眯看着三表舅家的程立春,三表舅家孩子多,也就能在夏收时腾出人手:“这一路辛苦立春哥了。”
“辛苦个啥,我是巴不得出来,不用大热天收稻子,还能跟着姑奶奶出来长长见识。”程立春挠了挠头,咧嘴笑,“我这还是第一次离开县城。”
林桑榆:“来都来了,可要好好玩一玩。先去看我三哥,回来的时候在北平多待几天,我带你们到处去转转。”
程立春有点期待有点不好意思:“能去天安门吗?我爹娘说了,让我一定要去天安门看看主席。”
林桑榆知道他指的是悬挂在天安门上的巨型画像,很多人去天安门就是冲着画像,当下点头:“去,肯定去,到时候你站在下面,我给你拍个照。”
“哎。”程立春喜不自禁。
久别重逢,祖孙姐妹说不完的话。聊到下午四点多,林桑榆带着他们去全聚德吃烤鸭。
吃完出来,天还亮着,便去学校转一转。
林奶奶与有荣焉:“这大学就是不一样,说不上来,反正感觉不一样。”
“文化人聚集的地方特别雅,”林梧桐见学校里还有很多年轻人,便问,“都是学生?放假不回家吗?”
林桑榆解释:“有些学生要帮老师忙,晚点回。还有些放假也在学习,一般都是抽个十天半个月回去一趟。”
林梧桐咋舌:“不愧是大学生,这么好学。”
学校里一部分学生特别刻苦,在他们身上真能感觉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股劲。在这一点上,林桑榆自叹弗如。
林奶奶惊奇看着不远处的棕发绿眼:“还有外国人?”
林桑榆:“苏联人。今年学校来了一批苏联学者,然后相关院系要改革,学苏联从四年制变成五年制,雪晴他们化学系就要延长学制。”
林梧桐:“你们以后会不会也改五年?”
林桑榆:“应该不会,改革的都是理工农科。”
林奶奶嘀咕:“可别改,四年够久了。”
林桑榆莞尔,向他们介绍学校:“这是教学楼,我们一般就在这里上课。那一栋是行政楼,校领导办公的地方……这是图书馆,一座难求,得一大早排队才能抢到位置……”
走到理学院楼的时候,程立春去上厕所,祖孙三人在一楼大厅等着。
“雪晴就是理学院的,有些课会来这里上。”林桑榆正说着话,忽然看见从楼梯上走下来的叶正廷和游思行。
游思行愣了下,牵起嘴角笑了笑。不见还好,见了心里还是会有点酸酸涩涩,像是吃了一颗柠檬。(buduxs)?()
?想看缓归矣的《人在五零,拒当炮灰》吗?请记住[不读小♀说]的域名[(buduxs.)]?『来[不读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budu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