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断了。”工作人员提醒。
林奶奶不死心地又喂了一声,没有回应,只能怅然若失地把话筒还回去。
林梧桐付了钱。
林桑榆扶着林奶奶往外走:“好歹是从前线回来了。”
可学会了开飞机又得回去,更加危险。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林奶奶强颜欢笑:“回去就收拾一个包裹寄过去,这一年肯定没吃好。”
林桑榆配合地笑:“他爱吃您做的牛肉酱,那两罐子牛肉酱先寄给他。”
林奶奶点点头:“通城在哪里,离我们多远?”
林桑榆:“在吉省,北平过去还要大概一千公里。”
“这么远。”林奶奶嘶了一声,“这来回一趟不得一个月。”
林桑榆听出来了:“奶奶,你想去看三哥?”
“在国外没办法,这回来了,总想着看一眼才放心。”林奶奶犹豫着道,“不好老让你大哥请长假,我就想着问问你表舅表哥他们。他们时间自由,补贴些钱,该是愿意陪我走一趟。”
“那不如七月去,我也去。”林梧桐也想看看林枫杨,还不放心老太太,表舅表哥难免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这还真可以,老太太身子骨挺好,一路卧铺,累了就找个宾馆休息一两天。也不让亲戚白帮忙,给钱也好给东西也好,相当于打个零工,会有人愿意跑这一趟。
既然有了这个念头,那就去。不然万一有个万一,会抱憾终身。
林桑榆就说:“等下次三哥打电话回来的时候,问问可不可以探亲。”
林奶奶露出笑影:“部队都能探亲,没道理他们那不能。到时我们先去北平找你,然后一块去看你三哥。”
林桑榆生出满满的期待:“那回程的时候,在北平玩几天再走,去我学校转转,再转转北平城。”
隔了一天,林桑榆返校。在家人的依依不舍中,她和杜雪晴踏上火车。
一路辗转,顺利抵达学校。
林桑榆掏出钥匙打开寝室门,发现空无一人,她是第一个到的。
距离近的就是好,可以慢悠悠,不用担心迟到。距离远的却得担心火车晚点,只能提前出发。
开着门通风,林桑榆走进寝室,先去撕挂在门背后的黄历,撕下来薄薄一沓,停在1952年2月18号这一天。
时间过得真快,已经整整两年。
把寝室打扫一遍,林桑榆去楼上找杜雪晴,她们寝室已经有三个人到了。
打了个招呼,两人一起前往食堂背后的澡堂洗澡。这么多天下来,头发油的已经不能见人,全靠帽子遮丑。
“你们寝室居然一个都没到。”杜雪晴好笑,“那晚上跟我睡,一个人冷冷清清的,睡着更冷。”
林桑榆欣然点头。
从浴室出来,整个人都轻松了,仿佛洗掉十斤泥垢。
一踏出热气氤氲的澡堂,冰火两重天,杜雪晴哆嗦了下:“北平为什么要这么冷,学校能不能搬到南方去,比方说咱们蓉城。”
林桑榆没有搭理她的异想天开,说话会散热气的,要珍惜每一丝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