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李来亨不过一个小贼,他压根没放在眼里,是死是活区别不大。
更何况还是个年轻小贼,想来手中沾染百姓血腥不多,饶他一命无妨。
只要能减轻中原匪患,便是招降李自成也不是不行,前提是闯贼不能提太多要求,最多许给李自成总兵一职。。。。。。
崇祯将想法密旨发与周鉴,让其想办法招降流寇。
数日后,周鉴收到旨意了,无奈一笑,不知该说些什么。
李自成杀过的总督、总兵不知多少个,一个总兵只怕难以将其收买。。。。。。
他知晓姐夫崇祯是个吝啬之人,一直舍不得给旁人封爵,更何况历史上的李自成,与崇祯谈判的条件是裂土封王。。。。。。
宿迁一战,很快传至周边。
近日来,流民越来越多。
得知淮安府安全,有强大的朝廷大军驻守,难民们纷纷来投。
宿迁知县刘春强头大如斗,功劳没捞到,惹来一系列麻烦。
设置难民营终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宿迁县也吃不下这数万流民。
光是施粥就得需要大量的钱粮,县衙如何拿的出?
县里的士绅大户们,已被刘知县压榨助捐了两次。
想要他们再出钱,铁定是不行的。
但若不尽快安置这些流民,最怕这些流民后面会惹出更大的麻烦。
正当刘知县一筹莫展之计,周鉴招招手,将他叫去,点拨了一个办法。
垦荒,分地!
由于战乱,太多土地荒废,有主的土地,又害怕收成被抢,故而放弃不种。
这种情况,大明全国各地都有,且非常严重。
周鉴此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安置流民,恢复生产。
对刘知县来说,治下人口田地增多,乃政绩的重要指标之一。
知晓总督大人这是有意提拔自己,刘知县当下纳头便拜,就差喊声爹。
读书人心高气傲,自是不能与武夫相提并论,“爹”字重如山,说什么也不能轻易叫出口。
领了差事,刘知县又犯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