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郑纯筠汇合后,一道前往安王府。
自从观音法会那日天降甘霖,后来又陆陆续续下了几场雨,极大缓解了京畿一带的干旱,天气也凉爽了许多。
“现在京城人人都在讨论法会上的那位观音,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姑娘,生的如此貌美,又佛性天成。”
郑纯筠和二人在马车里闲聊,又问:“你们怎么突然想要去拜访安王妃了?”
沈令月给了燕宜一个眼神。
燕宜会意地低下头装羞,轻抚小腹,“长辈一直盼着我们能尽快有个孩子,可是看了好几个大夫,都说我和夫君的身体没问题,只是缘分未到。所以我想着,若是能学一学安王妃,多做善事,救助贫苦老幼,也许上天就会看到我们的诚意了。”
京城女眷的社交话题,永远离不开婚嫁和孩子,百试百灵。
郑纯筠果然不疑有他,点头应下,“等会儿见了你们就知道,安王妃是个极和气的好人,她一定会不吝相助的。”
三人来到安王府,郑纯筠显然不是第一次来了,对这里十分熟悉,主动为她们介绍沿途风景。
安王作为先帝幼子,生母又曾深受宠爱,他的王府也是先帝在时精挑细选的好地段,不但离皇宫极近,而且占地广阔,走了半天都望不到头。
“好大的园子啊。”沈令月感慨,又小声,“就是有点空。”
她也去过不少高门大户做客了,别人家的花园都是争奇斗艳极尽风雅,连一块太湖石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十分珍贵。
但安王府的园子大归大,却并不在这些地方多花心思,甚至以王府的规制来说,有些简朴了。
“那是因为安王夫妇将他们的大部分花销都用在救助穷苦老幼上了。安王还说过,若是园子里的一颗名品牡丹,就能换来一百人过个暖和的冬天,那他宁愿把花园都铲成平地。”
郑纯筠笑着解释,“后来还是陛下看不过眼,不忍见幼弟过得清贫,特意让人从御花园移来许多花卉树木,才让这园子勉强有几分模样。”
沈令月哇哦一声,跟燕宜小声蛐蛐:“安王这是要评选感动大邺十大人物啊,也太舍己为人了吧。”
当王爷当到他这份上的,还是第一次见。
边走边聊,前方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梁画栋,精巧绝伦的小院。
“这便是安王妃住的正院了。”郑纯筠又道:“你们是不是觉得这处院落过于华丽,与整个王府格格不入?”
沈令月和燕宜点头。
“是了,因为安王说,他自己曾发愿天下再无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百姓,但安王妃嫁给他可不是要跟他一起受苦的,他自己简朴一点没关系,但不能少了王妃的尊荣和体面。”
安王是已故郑老尚书的弟子,郑纯筠对他也是赞不绝口。
“安王是什么绝世好男人啊,除了生不出孩子,简直完美。”
沈令月悄悄竖了个大拇指,燕宜连忙把她的手拍下去,“来人了。”
安王妃的丫鬟走出来,熟稔地迎接郑纯筠她们进了院子。
进了正厅就发现,其实安王妃的日常用度也没有很奢华,只是基本维持在王妃的品阶上。
安王妃本人也打扮得十分家常,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生了一张圆盘脸
,眉眼细长,琼鼻樱唇,很是端庄。
只是眉心处带着两道浅浅的印痕,像是蹙眉的时候多了,长久留下的痕迹。
“纯筠来了,快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