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魔对众小妖道:“我们此次捉得万年灵芝,切不可叫他人知晓。谁走漏风声,我定叫他形神俱灭。可明白了?”
扶风圣君道:“师父大可放心,我向来守口如瓶,也不同他人有许多密切来往,就怕有些人口无遮拦,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八面佛怒喝:“扶风,你说谁呐?”
扶风圣君鼻子一哼,道:“可怜净空舍人,竟因你几句话稀里糊涂丢了性命。竟不知是谁说出那些话,又进了凛梅仙的耳朵。凛梅仙是个醋坛子,如何忍得那档子事?”
八面佛还要争辩,阴魔却狠狠瞪了他一眼,说:“扶风圣君此言虽有失偏颇,也是好意提醒你,你不领情,还与他顶嘴,师父平日的教诲你竟忘了?”八面佛知趣地看看阴魔,垂头不语。阴魔接着说:“你与杜枭娘、三修和尚走得近,我原纵着你,未曾管束。不过你也要听明白了,此次我们俘得万年灵芝实在不易,你若泄与杜枭娘他们知晓,妖魔要取你性命,我也救不了你!”
病魔轻笑道:“我想八面佛吃一堑长一智,不会再犯糊涂了。眼下还是将万年灵芝尽快藏好,以免旁生枝节。”
妖、阴二魔又言语几声,这便随病魔飞入太行山中。苏荣正欲尾随其后,叫常朝云一把抓住,道:“你莫小瞧这个病魔,他除了长于观星,还擅用奇门阵法,你冒然入山,还未靠近桃花谷,已叫他发现了。”如此,苏荣三人这便遁地而行,入得桃花谷内,方借一株千年梅树,藏身其中。
苏荣三人入谷时,谷内除去守山的小怪,只有病、妖、阴、地四魔的弟子,并不见病、妖、阴三魔的踪迹。等了半日之久,三位护法明王方由谷内西北向化遁光而出,现出真身后,又立在桃花谷入口近处的石亭边,客客气气闲扯片刻,妖、阴二魔才携弟子离开了桃花谷。
他们前脚刚走,绿瞳灵官便道:“那阴魔好歹也是魔尊的护法明王,在妖魔面前却极尽吹捧拍马之能事,真真令人作呕。”
“阴魔和妖魔几时正眼瞧过我们太行山和你们莫干山的人。”言及此处,铁笔书生转而对病魔道,“师父,此次万年灵芝现身,你联手妖魔和阴魔,我担心到时候不仅竹篮打水一场空,还可能……”
病魔回身道:“我不同他们联手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地魔尚为九天九地归元阵所困,况且便是我与他联手,对付万年灵芝也是绝无胜算的。阳魔虽有悬空道人、白夜叉、厉魇尊使三名得力弟子,奈何她为人多疑,同她合作,实在自讨苦吃。天、境二魔呢,太过强势,我若告诉他们万年灵芝现身于太行山一带,他二魔必合力霸占,一杯羹也不会分与我。”
芸姑道:“师伯怎忘了,还有一位……”
“我们跟那位眼下还是保持距离为好。若为了一个万年灵芝,叫他人知晓我们与这位暗通有无,我们太行、莫干二山来日还如何立世?再说妖、阴二魔虽然狡诈,我们倒不必担心叫他们占太多便宜。他们毕竟忌惮天魔和境魔,对于我们处处还有依赖,你们看,他们俘虏了万年灵芝,甚至不敢带回自己洞府去哩。”
铁笔书生道:“那我们何不先下手为强,尽早从那万年灵芝身上炼出九阳灵珠来。”
病魔道:“你能想到的,妖魔和阴魔如何想不到?妖魔在捆缚万年灵芝的禁索上施了法咒,哪能轻易解开?下个月十五他们会来我们桃花谷,趁大阴之时淬炼九阳灵珠。他们当真犯了糊涂,妄图独霸玄珠,那便休怪我将万年灵芝送入仙界三山了。这万年灵芝于仙家三派皆有仙恩,他们俩盗走了万年灵芝的道行,便看他们斗不斗得过仙界弟子,守不守得住九阳灵珠了。”
玉沉舟道:“这么说,我们只要守住万年灵芝便可高枕无忧了。”
“妖魔性子一向跋扈,他千辛万苦擒获万年灵芝却将灵芝藏在我桃花谷,你们真当他是信任我,把我当兄弟了?他把万年灵芝放在我这里,不过担心此事走漏风声,万一天、境二魔找他讨要,他不给,势必吃大亏,他给了,又要损折面子。放在我这里,岂不省心?所以只要有天、境二魔制衡妖魔,我也不怕他和阴魔从我这儿抢走万年灵芝,更不怕他们独吞。”言及此,病魔眉头一皱,道,“不过最近有件事,我一直担心。”
铁笔书生与玉沉舟几乎异口同声,问:“师父担心何事?”
“按天象推测,不出半年,天地间必将乾坤大变。只是此次星象不同寻常,乃逢五星连珠与血月凌空同夜而现。五星连珠之时阴盛阳衰,血月凌空则阴阳逆转,届时究竟是魔涨道消,还是道长魔消实在难定。我们有匿身之法,按仙界以往的策略,他们不会来我们太行山白费功夫,不过为防万一,还是提早做些准备才好。”
病魔等人言语的当口,常朝云已带领苏荣、鹿连城遁地而行,来到桃花谷北角。表面上看,桃花谷由七个大小不一的山谷以地道相连,然谷底还有两处空穴,是由桃花谷北角一口枯井作为入口的。
三人至枯井边现出身形,常朝云对苏荣、鹿连城道:“你们莫以为病魔法力远逊于境魔和我师祖天魔便可小瞧他。当年兕虎神君断指而生十大护法明王,唯独病魔生来便带了一样魔界至宝,名叫回光镜。此镜亦金亦木、亦冰亦火,为五行俱全、阴阳和合之物,形如镯,虽有镜名,却无镜面。若法门不运,正反两面都看不出什么稀罕之处来,然而一运法门,这回光镜便闪闪发光,正面可照己身,观往昔悲欢离合,反面可照宇宙万物,观古今沧桑变换。你们眼前这口枯井正是这回光镜所化。”
言毕,常朝云默念一句心咒,将两屡真元化作紫红曳光,导入右手关冲、中冲二穴,凌空大书一个万字符,再将符文纳回右手关冲、中冲二穴之内,点向苏荣和鹿连城玉堂穴,道:“我在你们身上种了天尊活佛印,希望可以骗过回光镜,顺利进入地宫。”
三人齐化剑气,由枯井入内。那枯井看来并不打眼,却足有百米之深,尽头略有些亮光,是地宫内的磷火。入得地宫,只见四壁人骨嶙峋,头盖骨随处可寻,黄绿磷火便从其眼窟窿内透穿而出。地宫入口附近逼仄昏暗,走过一条弯曲的隧道,视野逐渐开阔,地宫也越发深了。半空浮着头盖骨,头盖内透出白光,虽无眼珠,三人行在地宫当中,却觉着这些悬浮的头盖骨各个都盯着他们看。
他们又走了百来米,前方出现三个岔道。先择左面的岔道走,可见岔道内尽是些活人的尸骨,越往内走,血腥气越重。直至尽头,眼帘内闪出一口六足圆鼎,鼎下燃着蓝幽幽的磷火。药香和尸臭自鼎内溢出,苏荣不禁捂鼻,道:“这污浊之处定是妖怪炼化内丹的场所。”三人遂原道折回,至岔道口,择中路而行。
行数丈,便见万千蛛丝由头顶垂落,仿佛细密的根须,挡住三人视野。那蛛丝也是怪哉,才拿手指碰触,便弹出蓝紫火花,将蛛丝烧得噼啪作响。然而蛛丝起了火,并未见少,竟是一面燃烧一面生长,火焰熄灭后,又还了原貌。
常朝云笑道:“不过是障眼法。”
三人随即遁光而行,穿过蛛丝,来到一片异境。
眼前人骨堆叠成柱,骨柱成林,粗的一人还抱不过来,细的仅与碗口相当。骨柱上百足荧虫爬来爬去,间或撑起尾刺,释出青黄色流毒,好不骇人。常朝云嘱咐苏荣、鹿连城莫挨那骨柱上的荧虫,三人小心翼翼穿行于人骨林,越往深处去,骨柱越发壮观,最细的比木桶还要粗些,粗者怕是七八人也难以围抱了。除去百足荧虫,骨柱上又多了些蜘蛛丝,叫荧虫光亮照拂,显出惨淡的色泽。苏荣起了好奇心,稍凑近些,不细看还好,一细看,这便发现蛛丝之下竟然有一张人脸,口鼻尚有气息,轻轻吹开蒙在脸上的蛛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