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看向王志远的目光中充满了感恩,他知道,这是王志远这位县委书记在帮助自己更进一步获得司马睿的认可。
他终于明白,之前王志远不让他提前告诉司马睿提拔的信息了。
他看得出来,王志远在细节之处都在为自己着想。遇到这样的领导,是自己的幸事。
林峰并不知道为什么王志远会如此对待自己,直到5年之后,他才弄清楚真正的原因。直到那个时候他才明白一个道理,不管是在官场上还是人生之中,只有你真诚地对待别人,别人才会真诚对待你。永远不要去背后议论和伤害别人,因为最终回旋镖会打在你的身上。
面对王志远的问题,司马睿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思考了两分钟的时间,这才缓缓说道:“王书记,非常感谢您的提拔之恩,也感谢林峰同志的大力举荐。
现在我先交一份投名状吧。
我认为,您在宁安县所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是,政令不出办公室,所以,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先打造属于您的一心为民的团队,所以,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必须要有可以信赖之人。不过,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您必须要在工作中找到一个具体的突破点事件,通过这个事件,彻底树立您的个人威望。”
王志远笑了:“你和林峰的观点基本一致,这也是林峰想尽办法想要网络你的原因,他希望找一个熟悉宁安县本地情况的人来出谋划策。”
司马睿没有客气,直接说道:“王书记,要说咱们现在的宁安县,各种腐败问题太严重了,最让我感觉到愤怒的,是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的腐败问题,简直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王志远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你说说看,到底有什么问题?”
司马睿道:“王书记,您是知道的,在国家的宏大蓝图中,高标准农田建设本是确保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生产能力的重要一环。
但是,在我们宁安县,这一旨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却悄然变味,成了某些官员捞取政绩、套取国家资金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这么跟您说吧,在我们宁安县,70%甚至80%以上的所谓的“高标准农田”,有的选址在荒山野岭、水库边缘,甚至果园、林地和造林地中,完全背离了农田建设的初衷。有的农田甚至建在禁建区内,更有甚者,高标准农田项目只是简单地挂个牌子,虚报面积,实际上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建设。这种做法完全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浪费了国家资源,让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大打折扣。
王书记,资金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血脉。在这些乱象中,资金的使用却成了最大的黑洞。我们宁安县为了套取国家资金,不惜在选址上动手脚,将根本不适合耕种的土地也纳入高标准农田的范畴。更有甚者,为了追求速度,连基本的水文勘察都省略了,导致农田建设的质量大打折扣。这些资金,本应用于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如今却成了某些官员手中的“唐僧肉”,被肆意挥霍。
更让人痛心的是,这些“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往往只是虚有其表!”
说到此处,司马睿声音提高了好几度,满脸悲愤:“王书记,您知道吗?
过去三年,我们宁安县平均每年筹集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1。2个亿,平均每年改造4万亩,相当于每亩地的改造资金达到了3000元。
仅仅是过去3年,我们宁安县光是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就花费了将近4个亿以上,但是,如果你去问农民他们的土地上有什么改变吗?
答案是没有!
该没有水井的地方依然没有水井!
所谓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几乎就是一个巨大的政绩工程,呈现给上级领导的只是一个光鲜亮丽的数字!实际上对农民来说没有任何帮助。
有农民甚至编出了顺口溜,他们是这样说的:高标准田名头响,挖挖填填一阵忙。水渠修得像模像样,就是滴水不进仓。百姓瞅着心发慌,空有其表笑断肠。
王书记,说句夸张的话,在我们宁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有60%以上全都进入了贪官的腰包。剩下的钱能够有10%用在建筑样板工程上,剩下的30%则进入了各种白手套公司的腰包。”
王志远闻言,脸色顿时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