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馆,包厢雅座,佳肴满桌,推杯换盏。
王复乃武者,食量向来很好,纵使身体欠佳,吃得也不少。但与陈晋一比,顿时有些相形见绌了。
他可以肯定,现如今坐在自己对面的那个人,已经不再是昔日的那个文弱同窗。
陈晋身上,一定有着莫大的秘密。
曾几何时,而或在某个深夜里,王复甚至萌生出一丝妄想:怀疑陈晋身上是否与美娘一样,也披上了一层画皮……
不过这份妄想猜疑,终是给按了下去。
因为陈晋救过自己的命。
王复宁愿相信,陈晋这是获得了某种仙缘。
江湖传说,仙缘可遇不可求,一饮一啄,是谁便是谁的,旁人抢夺不去。
而能得此缘者,皆有气运在身,与之结交,与有荣焉。
席间用餐,基本不谈正事,要等到酒足饭饱后,这才开始品茶闲聊。
小厮阿平守在外面,雅间中只得他们两人。
陈晋问起些江湖风云,正问到王复的长处,侃侃而谈。
倒不是说王复博古识今,见多识广,但相比陈晋,其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事物,的确要更广泛些。
起码,去过高良府等地方。
而陈晋,至今为止,只在茂县一带转悠。
因为茂县属于上县级别,所以院试不用进府城,在本地考即可。
如此一来,本地考生省却了诸多路程工夫,以及路费花销那些。
以前的陈晋,一心苦读圣贤书;后来搬到山上,便等于当了个“隐士”,接触眼界,颇为狭窄。
他比王复强的,是已经踏上了修行之道,以及学会了一部炼器法门。
正所谓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外面的世界那么大,总该走出去瞧瞧。
而不同的别人身上,也算得上是另一个人生世界。
尤其像王复这种生活多姿多彩的家伙,由于出身不错,阅历不可谓不丰富。
跟别人交流,打开一扇窗,看到新的东西,其实就是一种学习。
正契合了圣贤的那句话:“三人行,必有吾师”。
陈晋答应替石奇峰打下手,配合铸剑,一方面是为了重剑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同样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虽然解析真本符文,一下子掌握了诸多炼器知识,但毕竟都是理论,还不曾经过实践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
王复高谈阔论,一时间,生出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于是又吩咐阿平,让酒家再置办一席好酒好菜来。
这一次,不用在乎规矩,一边喝,一边说。
陈晋喝着酒,一杯接着一杯,但一双眸子却越发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