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跟工商手续一定都是合规的。合法经营守法是前提。”
王屿说完,朱老板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摇着头道:“我这段时间跟杜老弟接触下来,他的为人处世我放心。他也不止一次跟我说起和王老板的共同经历。所以我虽然跟王老板是初次见面,但也有一定了解。这些方面我不担心。但再正规的手续也架不住隔三差五的查……王老板,尝尝我泡的茶。”
朱老板的茶具小巧袖珍,跟向远峰惯用的比起来像过家家的玩具。
那略显潦草的搪瓷盘上放了一壶七杯还绰绰有余。
朱老板像是看穿了王屿的想法,笑着说道:“让王老板见笑了。今天的壶跟杯子不配。人多,选了个大些的壶。其实平常三两好友凑一起喝喝茶闲话家常是最舒服的。”
王屿刚点了点头,朱老板就继续道:“这边的茶文化深入民心,已经完全日常化。手边有啥用啥。不像北方很多城市那么讲究。”
他一口喝干了杯子里的茶,话题一转,“王老板今晚见章老板,感觉怎么样?”
王屿一边纳闷他这个问题问的奇怪,一边回答道:“目前表面上看起来很正常。关于这个,我正想问问朱老板,粤省这边卖假料子的情况多吗?”
朱老板叹了口气,“这种事怎么说呢?要是王老板问的是传统意义上那种卖假料子,倒是不多。毕竟这是在国内,人际网交叉,社会关系在那摆着。出了事想玩消失没那么容易……”
王屿点点头,听他继续往下说。
结果朱老板却又泡他的茶去了。
王屿不想浪费时间,所以开口道:“多亏朱老板事先提醒,让我吧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重视起来。章老板那边看起来不但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说相当有诚意。但诚意太足有时候就是问题本身。”
批发的价格打包不愁零售的好料子。
这本身就违背商人天性。
但王屿自己知道不行,还得梅立才心服口服。
这一行门槛低,同行相轻的事屡见不鲜。王屿不想因为这个跟梅立才起龃龉。
不过想想也是,国内这种环境下,公然卖假料子的风险实在太高。
这种手段难免低端了些。
这时王屿的手机突然响了。
是任师傅发来的几条信息。
是些图片。
任师傅说这是今天请来的那位小师傅的作品。
让王屿看看水平如何。也算给出个交代。
毕竟是他倾力引荐之人。
其中最后一张照片,并不是寻常的成品雕刻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