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早食,咸菜加炝炒白菜丝,搭配主食杂粮粥。
比起在山里啃干粮,喝到嘴里热乎乎的杂粮粥,许镜吃得喷香。
食物许镜不嫌弃,有白面白米饭,就更好了。
可惜现在的她家还吃不起精细的白面白米。
许镜按照原主记忆,去了原主许老叔家,借骡子拉野猪。
许老叔家院子敞亮,瓦房大院,男丁不少,一看就比许家老破小的小院富裕多了。
许老叔本人四五十岁,正值壮年,为人倒是好说话,听到许镜来借骡子,欣然应允。
“镜儿哥,去县城阿?去县城,你大山哥熟,要不让他套骡子带你去?”
“谢老叔,我一个人就行,现在地里忙,您家也不好抽开手,我用完骡子,就给您早些还回来。”许镜拒绝了他的好意。
就是旁边许老婶子,脸上没有笑容,暼着嘴,驱赶院里的鸡,指槐骂桑,不得消停。
许老叔憨厚的老脸上夹杂一丝尴尬,摆摆手:"哎,同族同亲的,用用骡子而已,你小子娶了媳妇,性子倒是活泛了些,有了媳妇就成了家,好阿,好阿。”
告别许老叔,许镜牵着他家骡子,套好架有干柴的板车,赶着骡子,朝村外走。
路过村里时,村间田地里,已有村民零零散散,在田里做活儿。
现在正值七月流火尾巴,将近八月,田间稻株长势喜人,节节拔高,绿油油,密匝匝的。
夏风一滚,一块挨着一块的稻田就荡开层层绿色青浪。
有在田里伺候稻子的村民,看见赶骡子的许镜,还招呼了两声。
隔得远,许镜也只是遥遥挥挥手,算是回应。
“这几天没去地里,地里的稻子,应该还好吧?”
收回视线的许镜,也想起了自家的水稻。
许家的田地,都是许奶和原主两人打理,许奶年纪了些,更多就是原主伺候。
好在现在并不是农忙时分,不然以许奶的性子,她哭着喊着,也不可能同意许镜去山上打猎。
这里的水稻不比蓝星前世的水稻,没有优选培育的良种,也没有化学肥料,种植的办法
也比不上前世蓝星水稻的精耕细作。
这个时代,好吧,原主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镇子,反正这边的水稻亩产估摸只有三百多斤。
厉害农家老把式种出来的地,勉强能到四百斤左右,完全比不上末世前高达一千斤的亩产量。
再扣除一些赋税,人基本的吃穿、汤药,普通百姓也就能混个温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