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好字!!
竟比自己还多出了两个!
小院里静悄悄的,众人的嘴唇动了动,看了看彼此,眼里都有些惊骇。
郑法贤一扫先前的颓废,再次变得精神焕发,他继续开始讲学,声音亢奋,神色激动,比过去的效果都要好。
等到今日的课讲完,郑法贤直接示意李玄霸跟上自己,也不理会其余众人,快步离开了这里。
弟子们傻傻的看着李玄霸被带走,眼里满是羡慕。
李玄霸并不知道郑法贤要带自己去哪里,不过,他也没有过多的询问,只是安静的跟在郑法贤的身后。
郑法贤有些调侃似的问道:“这次的回答,也是从别人口中听来的?”
“这次是我自己想的。。。。。”
“这治学是要谦逊,不过,也该适当的表现自己,若是对自己的学问没有信心,往后如何能与天下大家进行争论呢?”
郑法贤说着,只是快步的往里走。
两人一前一后的走了许久,终于是来到了位于北边的一处楼院外,门口有两位精壮的奴仆,看到郑法贤,赶忙行礼拜见,郑法贤没有理会他们,示意李玄霸跟着自己走进去。
李玄霸还是头次来到这里,他也不知道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
屋内也有不少的奴仆,不过比外头还是冷清了不少。
走进了一间书房内,郑法贤与李玄霸一同坐了下来。
早有奴仆为他们上了茶。
郑法贤打量着面前的小家伙,看了许久,却又在心里默默叹息。
还是那个问题,这要是自家弟子该多好啊。
以他在经学上展露出的天赋来看,这小子只要能保持,将来最低成就都是朝中的治学博士,没准还能再往上走一走,在南北统一之后,经学再次起势。
皇帝下诏来收纳天下的经书,奖励那些治学有成的大家。
而后又开始积极宣扬孔圣人,文皇帝在各地设立孔子庙,设立了专门用以祭祀孔子的乐舞。
朝廷重明经,只要你的经学读的够好,当官简直不要太容易。
这一切都在说明,朝廷想要恢复文教事业,经学家们的春天要来了。
这是中原这些大族们日思夜盼的事情,尤其是这个明经的科举,这可太好了!太棒了!
大族并不反对科举,经学的地位越高,他们的地位也会越高,况且,科举的这个明经,也只有大族才玩得起,寒门都未必能玩得起,毕竟最根本的,想参与考核需要有人举荐。。。。。
这也是近些年里那些以军功发家的大族也纷纷开始要求自家子弟去学经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谁家要是能出个‘天下文宗’这种级别的人,执经学之首,那谁家就能在新时代里占尽优势,形成有利循环了。
只要出了一个经学达人,能稍微带一带自家晚辈,多举荐自家亲信。。。。那就会变成大家辈出,官职垄断的局面。
李玄霸困惑的看着沉默不语的郑法贤,不明白他叫自己来这里的用意。
郑法贤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他挤出了些笑容来,无论是不是郑家人,至少这个天才都是自己的弟子,有利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