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时间轴上事件的变动导致所有有逻辑关联的事件都不成立,这就是世界悖论。」
易雪开口解释道。
顿了顿,易雪仿佛知道禁卫军疑惑的点在哪里,又继续解释。「当世界悖论出现后,时间轴上不成立的事件都会根据逻辑关系进行自主调整。这种调整的结果很容易引起时空的崩塌,如果恰好在时空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相关的事件结果就会根据新的逻辑关系被修改,直到所有的逻辑关系都成立为止。」
「最为典型的便是曼德拉效应,这也是最轻微的世界悖论产生的效果。」
曼德拉效应是指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的现象。
精神现象学认为曼德拉效应的本质是记忆碎片的错误组合从而形成错误记忆。
传播学则认为,这是一种信息错位现象,无数个人的错误被媒介技术连接变成大众的集体错误,进而演变为大众集体失忆现象。
但实际上曼德拉效应就是世界悖论修正的结果,而且是结果中效果最为轻微的一种。
易雪在西方军区的数据库中曾看到这么一个案例。
西方军区古时候的雕塑家罗丹曾有一个作品叫做「诗人」,雕像人物为裸体男性,俯首而坐,右肘放在座席上,手托着下巴和嘴唇,目光下视,表情痛苦和陷入沉思。
但是在很多人的记忆里,雕像的手是握起来抵在额头上的。
这个形象一度出现在很多场合,很长时间之后才被人指出其中的错误。
当这个错误被指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相信,纷纷跑到收藏雕像的博物馆去验证。
当然了,他们去了之后看到的也是手托着下巴的雕像。
这个事件当年很是有名,因为不少艺术方面的大佬记忆里雕像的姿态都是握拳抵在额头的,以他们的专业水平来说不可能在这上面出现记忆偏差。
可是雕像就在博物馆里摆放着,专业团队也对雕像进行了鉴定,确认雕像就是罗丹的「诗人」,所以尽管事情很玄幻,最后在事实面前哪怕是艺术界的大佬也不得不承认是自己记错了。
然而在西方军区的档案中就保留有握拳抵额的原始图片,拍摄的位置是同一个博物馆的同一个展柜。
因为没有合理的解释,这个事件被当作无解的曼德拉效应事件进行了封存。
易雪可以肯定这是一次世界悖论的修正影响,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跟清教所引发的世界悖论有关。
「一直都有人在试图回到过去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