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 081发赏与谢家来人(第2页)

081发赏与谢家来人(第2页)

只不过刘义真对于诗词文章并不感兴趣,当然,主要也是因为他肚子里没货,跟人谈论这些东西,无异于自揭其短。

“足下远道而来,不知太尉有何嘱咐?”刘义真问道。

谢瞻也不绕弯子:“太尉盼望桂阳公已久,还请桂阳公早作安排,择日南下,此外,太尉欲知桂阳公属意由何人留守长安。”

刘义真尽管明知刘裕催促自己回去,就是为了把他扶上世子之位,朝思暮想的东西就在眼前,但他表现得很平静。

事实上,早在看到赫连勃勃首级的那一天起,在他心里,就已经把自己视作豫章公世子了。

除非刘裕年老智昏,否则不可能横生波折。

也正因此,对于自己离开后的安排,刘义真其实早有考虑。

这件事刘义真不准备和将吏们商议,而是要独断专行,相信刘裕也会充分考虑他的意见。

毕竟,刘裕以及他在彭城的心腹,都不如刘义真清楚关中的具体情况。

刘义真南下之后,必定会卸去安西将军、雍州、东秦州二州刺史、护西戎校尉等官职。

东秦州并无实际属地,刺史的官职只是用来管理秦州流民而已。

刘义真吩咐亲随安置谢瞻后,动笔在回信中向刘裕细述自己的打算。

首先,长安不能再有安西将军了。

在刘义真收取渭北,光复岭北后,关中实实在在称得上四塞以为固,易守难攻。

这种情况下,再设立一个军政一手抓的安西将军,极易形成割据势力。

刘义真不愿意给到王镇恶自立的机会,所以把他带走,也不会拿关中去试探任何人的忠心。

他会把关中的军政分割开,这样的话,就需要有一名不懂军事,且有自知之明,不会过多干涉军务的雍州刺史。

毕竟军事上的事情,最忌令出多门,所谓刺史,一心处理内政即可。

而刘义真的安西将军府恰巧就有这样一个人选,正是安西长史王修。

以王修辅佐刘义真平定关中的功绩,以及他二把手的身份,接替刘义真成为雍州刺史并非难事。

至于关中的军队,刘义真计划一分为三。

以傅弘之领冯翊太守,都督渭北之冯翊、北地、扶风三郡诸军事。

以段宏领京兆太守,都督渭南之京兆、始平二郡诸军事。

以安定太守王康都督岭北之安定、新平二郡诸军事。

刘义真选择王康都督岭北军事,而非其兄王基,则完全是因为王康的才能更出众。

这年头弟弟的职位在兄长之上并不稀奇,譬如王镇恶与王基,谢晦与谢瞻。

同时,傅弘之担任雍州司马,在冯翊郡的治所临晋县(陕西大荔)办公,而王修则坐镇长安处置政务,形成长安-临晋的政军二元制格局。

段宏、王康二人皆受傅弘之的节制,但傅弘之只是司马,并非刺史,无权任免他们的将校,从而限制了傅弘之的权力。

王镇恶的部众会被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在岭北,其中安定八千,新平二千,共计一万。

剩余二万将士将会与飞骑军一并驻扎在渭北,隶属于傅弘之,待补充了将士,共计二万五千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