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 077复命与家书(第2页)

077复命与家书(第2页)

李德彰笑道:“桂阳公求贤若渴,弘先静候佳音便是。”

进入安定城后,二人直奔刘义真在城中的府邸,沈庆之候在外面,唯有李德彰进了府门。

刘义真听说刘裕寄来了回信,自然是第一时间就接见了李德彰。

收下李德彰奉上的家书,他不急着拆开,而是问起了刘裕的反应。

李德彰如实道:“太尉听闻寡妇渡大捷,为之欣喜不已,拍案赞道:‘吾家雏凤,一鸣惊人’,又听说府主有全取雍州之意,称赞府主有志气。只是在下吏临行前,太尉曾经再三叮嘱,让府主量力而行,以个人安危为重,若渭北不可得,不必强求。”

其实刘裕也不认为刘义真能够平定关中。

尽管被人视作战神,但刘裕终究是人,不是神,不可能隔着万里之遥,就对关中的局势变化了如指掌。

只是当李德彰把刘裕的叮嘱带回来时,刘义真已经住进了安定。

他有些得意:“家父将我比作雏凤,我又在兄弟之中排行第二,今后自当以二凤为别号。”

刘义真很不满意自己的乳名车士,考虑到自己百年之后,可能被上庙号宋太宗,乳名又跟车有关,实在让人觉得晦气。

依刘义真看来,二凤就很不错。

李德彰不知道刘义真的恶趣味,当然,刘义真的别号跟乳名一样,也只有特定几个人能喊,他可没有资格。

只是附和道:“府主龙凤之姿,以凤为号,自无不可。”

说罢,李德彰趁着刘义真没有让他先行离开,又道:“下吏还有一事,斗胆禀告府主。”

刘义真心情不错:“但说无妨。”

“下吏在长安向长史复命时,偶遇一人名唤沈庆之,其兄乃是后将军府参军沈敞之,听闻此人自襄阳而来,北上投奔中兵参军(沈田子),于是与他同行,此人擅军略,见识过人,下吏斗胆,请荐于府主。”

李德彰话音刚落,刘义真立时就来了精神。

相较于自诩为刘宋万里长城的檀道济,其实沈庆之更适合这个称号,后人唏嘘的愚忠,在刘义真看来,却是乱世中最难得的优点。

当然,前提是别让他去干内政。

只不过刘义真并没有表现出内心的急切,只是平静道:“既是李参军举荐,本将军见一见倒也无妨。”

李德彰闻言暗自欣喜。

这就是自己在府主心中的地位,彭城一行的奔波劳累,现在看来都是值得的。

李德彰当即请辞,急着去把沈庆之带来。

如果沈庆之能够引得刘义真的重视,于李德彰这个举荐人而言,也有好处,至少证明他有眼光,刘义真也会因此更信重他。

否则,他是吃撑了,非得给沈庆之铺路。

李德彰走后,刘义真拆看家书。

信封有些厚,因为刘裕的字比较大。

刘裕发迹前,因为家贫,没读过什么书,字也很丑,刘穆之就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把字写大一点,不但能够藏拙,而且看上去有气势。

没想到竟因此成了书法家,元末明初时的《书史会要》还收录了刘裕的作品,赞其‘书法雄逸。’

但刘义真的关注点不在刘裕的书法上,而是想要知道他到底给自己调拨了多少钱粮。

好在刘裕都在回信里写明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