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士荣自小好武,成年后并未出仕做官,而是留在族内统领部曲。
此番刘义真索要各家的精锐部曲,士族们固然不舍,但既然答应了,也没办法反悔。
倒不如派遣像韦士荣这样的杰出子弟,领着部曲追随刘义真作战,立些军功,如此,也不算白白损失了这些精锐。
刘义真对此乐见其成。
如果现在就急着将义从军打乱,到时候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军士之间也无法做到默契配合,短时间内难堪大用。
倒不如让他们暂时维持现状,各家子弟指挥自家部曲,也能如臂使指。
当然,只是暂时维持现状,等击退赫连勃勃以后,刘义真还是要将义从军打乱重组。
韦士荣不知刘义真的心思,跟着他走进了帅帐。
这里虽是段宏的帅帐,但主位却是刘义真的,酒宴重开,欢声笑语继续。
许久,又有人入帐通禀:“启禀桂阳公,咸阳人张奂带来二百部曲,正在营外等候。”
咸阳张氏比不得京兆韦氏这样的高门,只是当地一个小士族,所以韦士荣领了二千部曲,张奂却只带来了二百人。
张奂这人,韦士荣是认识的,有勇力,但没有傲骨,仅有的数面之缘,张奂都在想方设法的讨好巴结自己。
对于此人,韦士荣可看不上。
但既然远道而来,总得有个人出去迎接,韦士荣考虑到自己与张奂相熟,正要揽下这件事,却见刘义真起身笑道:“诸君请自便。”
说罢,匆匆离去,显然是要亲自迎接张奂及其二百部曲。
韦士荣惊掉了下巴:凭什么!张奂这种人,咸阳张氏这种小门小户,凭什么值得桂阳公亲迎。
又见众人自顾自地饮酒说笑,显然对此已是见怪不怪了。
出自京兆杜氏的杜安就坐在韦士荣旁边,二人相识,他代为解释道:“今日来人,无论门第高低,桂阳公尽皆以礼相待,非止我等高门。”
韦士荣闻言有些失落,他原以为刘义真是重视京兆韦氏,所以亲自迎接自己,没想到是他自作多情了。
杜安是过来人,他比韦士荣来得早,也有过这种失落,不由轻声笑道:“倘若张奂登门拜访,你我定然不屑出迎,而以桂阳公之尊贵,岂是你我所能及,今日却能纡尊降贵,礼遇下士,可见其志向之大。”
经他一点拨,韦士荣的脑筋终于转过了弯。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刘义真求的是什么,是义从军的二万将士与他同心同德,共抗胡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