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北侯夫人声音轻慢,原本她不是这样的性子,但林秋然是胥州人,说话有那边的口音,她就下意识跟着轻声慢调起来。
林秋然长得好看,衣着打扮得体,做点心时也慢条斯理赏心悦目,而且跟她交谈,能看得出她读书识字。
有主见,女子轻柔如水,可水滴能穿石。
定远侯夫人还顺势打听打听林秋然的夫君,林秋然道:“我夫君不在京城,还在来的路上。”
林秋然说得模棱两可,如果萧寻能回来,他既然升官,就能给家中庇护。若是人不在了,那她也是有功之臣的遗孀。
定北侯夫人听明白了,林秋然男人大概是做了官儿,然后在外地。这样的人不少呢,出去打仗、来京城考功名,家中有妻儿,不过之后怎样可不好说。
她也摸不清林秋然是自己来的,还是家里人给接来的。不管怎样,林秋然有本事,大约也不怕的。
定北侯夫人笑了笑,说道:“林娘子,若有用得上我的地方千万别客气,开口就是。今儿你可算帮了我大忙了。我呀就是个粗人,不会办宴会,更不会弄好看的花儿草儿的,以前光招人笑话,今儿可算是扬眉吐气了。”
林秋然笑着点点头,却没多说什么,等这边办完宴会,安定侯夫人又送了礼物,林秋然客气一二就给收下了。
回去之后打开看,是套漂亮的杯子,这些东西林秋然向来喜欢,就让丫鬟把原来的撤下去,把新的换上。
汤圆也是觉得这些东西好看,不过兴趣不大,也不明白为何他娘这么喜欢。碍于从小养成的习惯,林秋然不让他动的,他很听话地没动,不会趁大人不在翻出来看看。
林秋然把徐远珩送的一套瓷器拿出来用,定北侯夫人送的,放在正院库房收起来。
家里人就这么多,正院的其中一间屋子被林秋然弄成了库房,放自己的东西,公中的东西放在另一间院中。
分门别类,大家都能取用,当然孙氏和汤圆的东西,也都放在他们自己院子里。
林秋然是不想正院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弄得乱糟糟的。用什么再取,不用的给放起来就好,都在家里,也不费事。
若汤圆院里乱,林秋然会说,因为得养成好习惯,孙氏她就不管了,这是长辈,关上院门她也看不见。
这样一来,家中井井有条,丫鬟小厮各司其职。丫鬟小厮基本没用林秋然管过,都是林明林夏代管,有模有样的。
林明越来越能干,而林夏,早已忘了在原来家中的事了,从前她也没想过会有现在的日子,吃得饱穿得暖,还能来京城。
她今年十六岁,也没想过嫁人成亲,以前受苦,现在就想攒钱,多吃多喝。
她每月月钱二两银子,几年来也攒下不少,够赎身的钱了,但林夏还不想赎身。京城这么多好吃得,她要把这辈子没吃过的都尝尝。
再说了,赎身之后日子不一定有现在好,若老爷回来,家里日子肯定更好。
萧家搬到了这条街上,左右都有人住,进进出出也打听萧家住了什么人,渐渐就传出风言风语来。
这才来了一个月,闲话却有不少。说林秋然是哪个世家公子的外室,话难听得紧。
在余安都没这些事,京城的人却这样。林夏在心里骂了两句,这话可别让大娘子和小公子听到。
今儿出去,没人说萧家的闲话,而是说大军回来了,“听说了吗,要回来了。”
“听说了听说了,现在到幽州了,不知今儿能不能到。”
“咱去城门口瞧瞧去?”
“走。”
林夏这才出门,听完赶紧往府里跑,从府门到正院,进了正院她一边跑一边喊,“大娘子,有人说大军回来了!”